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生活/文化

港聞

【疫下年初一 市民盼疫情盡快結束 】

  • 新報人
  • 記者:趙玉馨、羅添盈編輯:趙玉馨、羅添盈
  • 2021-02-12

大年初一,市民如何拜年呢?大家又有何願望呀? 我們的記者帶大家看看 記者:趙玉馨、羅添盈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團年飯規模縮小 街市憂生意減 】

  • 新報人
  • 記者:高小柔、朱佩瑩編輯:高小柔、朱佩瑩
  • 2021-02-10

疫情下的第二個農曆新年,市民都忙於準備團年飯,不少人都響應政府呼籲,避免跨家庭聚會,只是一家幾口吃飯團圓。 有街市檔販就預計,今年市道會較差。 記者:高小柔、朱佩瑩 指導老師:呂秉權

人物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蜚男蜚女》】

  • 新報人
  • 記者:鄧曉彤、黃樂穎編輯:鄧曉彤、黃樂穎
  • 2021-02-09

興趣本應無分性別, 但世俗的眼光 卻以性別來定型和區分興趣, 男性要剛強、孔武有力, 女性就要纖柔、溫文爾雅。 有人為了追尋興趣和理想, 努力突破性別框架, 打破刻板印象, 以男性之身舞出女性美, 以女兒之軀打出快狠勁。 在追逐夢想的背後, 他們到底歷盡了甚麼辛酸? 跟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又有何寄語? 記者:鄧曉彤 黃樂穎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 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性別定型 #追夢 #男女平等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自力無障礙》】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倪禮碧編輯:蘇雯慧、倪禮碧
  • 2021-02-08

全港大約有7萬至10萬名智障人士,大部分都屬輕度智障程度,有基本自理和工作能力。 疫情下,有智障人士由「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要獨力賺錢,照顧父母;亦有人自薦做關注組織主席,為其他智障人士爭取權益。 在過程中,他們的父母慢慢放手,不斷鼓勵,幫助子女自力更生。 在沿途,社會上的你我他,會否脫下有色眼鏡,讓他們「自力無障礙」? 記者:蘇雯慧 倪禮碧 指導老師:呂秉權

花市開鑼:互爭生意 花墟街檔勝年宵

  • 2021-02-06
  • 新報人
  • 記者:朱佩瑩、高小柔、何琛然、梁朝威編輯:朱佩瑩、高小柔、何琛然、梁朝威
  • 2021-02-06

【花市開鑼:互爭生意 花墟街檔勝年宵】 全港15個年宵花市開鑼﹐攤位數目減少一半。現場加強防疫和人流控制,在旺角花墟公園的年宵,早上未見人潮﹐氣氛較冷清。但附近的花墟街檔則人頭湧湧,旺丁又旺財。 記者:朱佩瑩 高小柔 何琛然 梁朝威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茶涼人走?》】

  • 新報人
  • 記者:黃麗莎、李昌峻編輯:黃麗莎、李昌峻
  • 2021-02-06

《施政報告》連續兩年提出研究收回茶果嶺村等三個市區寮屋區, 用作興建高密度公營房屋, 預計2025年正式動工。 茶果嶺村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不少老街坊在此出生、結婚、開枝散葉、幾代同堂, 村民們多年來建立的親密鄰舍關係和感情, 又會否就此拆走? 記者:黃麗莎 李昌峻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油麻地封區近12小時 僅驗出一確診個案】

  • 新報人
  • 記者:陳梓熙、李昌峻、陳穎彤、丘麗怡編輯:陳梓熙、李昌峻、陳穎彤、丘麗怡
  • 2021-01-31

政府(27日)早上近六時,解封油麻地碧街9-27號及東安街3號,在「受限區域」內完成330個檢測,驗出一宗確診個案。有居民不滿安排,認為封區擾民;亦有洗衣店員工稱,老闆得知封區消息後帶同貓隻倉卒離開,衣物需要在今早重洗。即使區域已解封,但有居民依然未收到陰性檢測結果的訊息,而未獲公司批准上班。 記者:陳梓熙、李昌峻、陳穎彤、丘麗怡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年輪 • 說》】

  • 新報人
  • 記者:高小柔、何琛然編輯:高小柔、何琛然
  • 2021-01-31

年月、經歷,寫下不同的人生故事。 歲月、風霜,刻劃一圈圈的樹木年輪。 22位長者,歷盡人生的高低起跌、悲歡離合。疫情下,他們在舞台相遇,一起回首前塵,抽出人生的歲月年輪,將歡笑、眼淚剖白人前。他們嘗試用舞蹈,將心結解開,與逝去的愛人再續前緣⋯⋯ 記者:高小柔、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全球五大疫苗生產國 各國元首會否「以身試針」?】

  • 新報人
  • 記者:申詩煒、李嘉希、陳詩雅編輯:申詩煒、李嘉希、陳詩雅
  • 2021-01-31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感染人數超過一億,逾二百萬人死亡。 疫苗的成效是人類能否戰勝疫情的關鍵。 全球五大最廣泛應用的疫苗, 分別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和中國。 到底,這些新冠疫苗大國的領導人,對本國疫苗有多大信心? 他們有否以實際行動「以身試針」呢? 記者:申詩煒、李嘉希、陳詩雅 指導老師:呂秉權

專題

【財政預算案 · 基層津貼】「派糖」短期抒困 恆常安老服務獲支持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編輯:王思穎
  • 2020-03-1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有鑑於近月的社會事件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重點,提出多項措施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同時亦繼續投放資源於提升本港安老服務的質素。 「派糖」兼出「雙糧」 公屋聯會:紓困力度尚可 陳茂波指,在多項不利因素拖累下,香港經濟於今年上半年相當疲弱,勞動市場逐步轉弱,多個行業的就業情況受壓。經詳細考慮下,政府將向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希望能紓緩市民經濟壓力並帶動本地消費。 同時,陳茂波宣布政府將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人士發放多一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