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採訪手記|以手語潮語連結聾人及聽人
- 2025-06-24
- 副刊
- 新報人
- 記者:余昕蓓、蔣家琪
- 2025-06-24
我們因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而開始關注手語這主題,亦有感於網路上廣傳的手語潮語很有趣,便報名參加了手語班,學習了一些基本手語,認識到手語的獨特語言系統。從訪問手語學生中,感受到他們對手語的熱誠及對聾人的關心。跟手語傳譯員的訪問中,了解到聾人群體的文化,從傳譯員口中得知到聾人的觀點及真實需要,如發現不同聽力程度及年齡層的聾人對手語潮語的接納程度也不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即使是打手語仍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才能達致互相尊重。 與聾人Stacey的互動令我們最印象深刻。見面時我們有以打字的方式交流。兩位記者只懂得做幾個表達問候的手語,之後的交流也需要傳譯員幫忙。但我們發現原來願意去交流和認識彼此,箇中的 …
錢幣的故事:從朝鮮幣了解一個神秘國度
- 2025-06-23
- 副刊
- 新報人
- 記者:張可盈、吳懿洛編輯:黃智瑩
- 2025-06-23
「錢幣是好好的媒界,了解文化、歷史、政治以及經濟民生等社會面貌」;收藏朝鮮幣多年的翁國樺形容朝鮮是個神秘國度,外界能得知的訊息不多,錢幣可作為了解當地文化的途徑。 紀念幣的價值遠高於其精緻的外觀,收藏家更著重背後的歷史,透過收藏品了解當時的經濟、社會民生、以至政治取態。走進朝鮮幣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從朝鮮紀念幣看歷史意義 朝鮮於1987年首次發行紀念幣,以「金日成主席75週年誕辰」為題,由當時的領導人金正日親自監督製作。朝鮮於1996年將紀念幣正式列為國家貨幣,中央造幣廠於同年設立紀念幣生產部,專門生產紀念幣。 90年代後期因經濟衝擊和國內資源貧乏,朝鮮政府急需收入,便把紀念 …
手語現潮語 「無聲」起革命——語言進化還是文化入侵?
- 2025-06-19
- 副刊
- 新報人
- 記者:蔣家琪、余昕蓓編輯:林凱悠
- 2025-06-19
你曾想過手語也有潮語嗎? 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聽障人士日常生活及身分認同。片中主角們使用手語溝通,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手語,甚至是手語潮語。 年輕一代的聾人將聽人(聾人稱健聽的人為「聽人」)流行用語融入手語,催生了「手語潮語」。另一方面,聾人群體也創作了屬於他們的「聾人潮語」,讓聽不見不再被視為缺陷,因為手語潮語令聾人的溝通更多樣化、更有活力。有聽人因此而開始上課學手語,嘗試融入聾人生活,希望借助手語拉近「無聲」與「有聲」兩個世界之間的距離。 聾人自創 手語打出「廣東話潮語」 「Ching」(師兄)、「0尊」(缺乏專重)、「點部署」、「大癲」(事態瘋狂)及「siu4」(笑死;十分好笑)等一系 …
「硬銷」中的美容服務 冷靜期的「期」待如「霧」
- 2025-06-1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雷 家寶編輯:雷 家寶
- 2025-06-18
美容服務包羅萬有,範圍覆蓋全身,市民選擇美容服務時,除了考慮價格,還會考慮銷售手法和服務質素,美容院硬銷變成消費者篩選美容院的一個指標。 在2019年,商經局因涉及美容院和健身中心銷售手法的投訴持續湧現,而建議以法定冷靜期規管美容和健身服務合約,目的為打擊不良營商手法,包括消費者被商戶威嚇,不情願或受屈地訂立合約購買大額涉及預繳的服務,不過當時遭到美容業界反對。有市民對硬銷帶來的壓力感到反感,亦有市民在面對硬銷時感到無助,根據消委會數據,在過去六年接獲共9000多宗關於美容行業的投訴,當中銷售手法和服務質素的投訴分別比2019年多31.8%和52.8%,在距離設立法定冷靜期的公眾諮詢六年內,所 …
日本特輯|逾九成女性隨夫姓 政黨立場成改革關鍵
- 2025-06-17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蕭詠宜、李儷雅
- 2025-06-17
日本是現今全球唯一有「夫妻同姓制」的國家,即夫婦必須使用同一姓氏,否則無法完成婚姻登記。研究指出日本有95%的已婚女性選擇使用丈夫的姓氏,有爭取婚後姓氏選擇權的組織表示,「婦隨夫性」是一種性別歧視,損害女性權益。 記者:蕭詠宜、李儷雅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地震傳言令港訪日遊學團減 旅客稱提早出行避7月
- 2025-06-1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陳卓文編輯:林凱悠、陳卓文
- 2025-06-15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今年提出,未來30年南海海槽將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增至八成,加上著名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今年7月初將發生大地震,香港傳媒加上社交平台熱議下,香港人揀選旅行地點多了一個考慮。 《新報人》記者走訪東京及大阪的熱門旅遊景點,有帶日本團的導遊直言受傳言打擊,香港到日本的遊學團數量大打折扣。當地商戶就稱生意暫時未有受太大影響,數字顯示今年4月香港旅客訪日人數更比去年同期多。 地震傳言聚焦今年七月 本港傳媒大肆報道惹爭議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早前重新估算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機率由2018年所提出的70%-80%提升至80%的水平,地震發生的機率會隨著時間增加。 與此 …
「請槍」歪風|名校「槍手」孰真孰假? 有網店聘東非寫手
- 2025-06-1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戴慧豐編輯:戴慧豐
- 2025-06-14
近年,有「槍手集團」於社交平台 Threads 上高調拉客惹議,代做代考爭議再度浮現。「請槍」服務收費動輒過百甚至逾千,仍有價有市。不少網店宣稱團隊由名校生組成,惟槍手身份不明,有店主更以低價聘用非洲寫手。有學生反映功課質素參差,請槍隨時「得不償失」。 請槍服務「唾手可得」 宣稱由名校生代做 「搵我哋咪得囉」、「搵我哋咪唔使煩」、「搵我哋做晒啲功課就冇壓力」...... 社交平台Threads上有關學業,甚至與之無關的帖文下,幾乎都可以見到網店homework_angel_hk的留言。網店聲稱由多名本地大學學士、碩士生和外國大學畢業生組成,可高質素完成文理商科等14個學科的功課, …
整理師為人收拾家居 黃塵荒:整理物品其實是整理生活
- 2025-06-11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許澤欣編輯:許慧敏
- 2025-06-11
「其實整理嘅最終目的,都係希望方便到大家嘅生活。」原本任職市場營銷的黃塵荒(Anson)去年辭去辦公室工作,投身全職整理師。「塵荒」這個獨特的名字非他本名,而是他投身整理行業後特意而改,取其無塵、乾淨之意。他認為如果想要家居環境乾淨,除了頻密地做家務和打理之外,最重要屋企本身「企理」,物品擺放系統有規劃。他也希望能將這種清爽、無壓力的家庭環境,用名字表達出來。 整理師工作有苦有樂,但他直言從未有一刻想過放棄,更由整理過程反思出自己一套獨特的生活哲學。 整理師的日與夜 整理師的工作分為三步,正式到客戶家中整理前,Anson要先諮詢客戶,了解客戶對於環境整理的要求;然後,Anson會花數小 …
文字輔導是「字」癒心靈 還是徒添隔膜?
- 2025-06-1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幸言編輯:林 幸言
- 2025-06-10
青少年社交模式改變,不少機構近年提供網上文字輔導服務。有別於傳統面對面或電話輔導,求助與輔導都是以文字訊息傳達。惟有用户指平台服務排隊及等待回覆需時,輔導員更可能一人應付多人求助,回應質素也未合乎期待。有社工指文字難以深入輔導,有學者認為文字輔導不能傳達表情和語氣,實踐起來更考驗輔導員能力。 用家意見: 「一啲針對性都冇」 Tom:輔導員回覆籠統 21歲大專生 Tom,2019 年確診焦慮症及抑鬱症。她曾受家庭問題困擾,向撒瑪利亞防止自殺熱線求助無果後 , 想起文字輔導平台 Open 噏曾到校宣傳,覺得匿名形式適合自己,故向 Open 噏求助。 惟使用後,她認為輔導員回應「機械式」,籠統亦無針 …
等不到的低地台小巴 輪椅人士搭小巴難上加難
- 2025-06-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蘇俊希、譚櫻芝編輯:鄭宇霞、陳晉剛
- 2025-06-08
輪椅人士沒有辦法乘坐車門設梯級的普通小巴,而低地台小巴方便輪椅人士上落。政府在 2018 年引入低地台小巴,但 7年過去,原本 5 條往返醫院的小巴線都添置了低地台小巴,但實際只有一輛小巴行走路上。有小巴營辦商反映低地台小巴營運成本高昂,維修難,出車就注定蝕本。 立法會議員認為低地台小巴的發展面對不同困難,但運輸署和營辦商應互相合作,嘗試推行。輪椅人士稱小巴能增加出行自由度,但他們要等到小巴還要等多少年? 多輛停駛 班次疏落 低地台小巴形同虛設 早在2007年,《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提出「無障礙交通」政策,旨在為殘疾人士建立無障礙的出行環境。運輸署於2018年1月展開低地台小巴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