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專題

社區規劃存爭議公民決策參與

由過往的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事件、時代廣場爭議,到最近的西環碼頭(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規劃,掀起民間各種呼聲,反映現時社區規劃未「盡如民意」的問題。民間團體批評政府傳統「由上而下」的規劃方式,少有從社區及市民角度出發,未能回應居民真正需要。團體建議讓民間意見「由下而上」傳達,鼓勵公民共同規劃社區。

專題

私營街市外判 問題叢生 商戶嘆無奈 市民寧跨區

青衣長發邨街市自3月起,正式由包租商建華(街市)管理公司接手管理,雖然商戶如常營業,街市內卻民怨暗積,有商戶感被建華「玩弄於股掌之中」,敢怒不敢言,亦有街坊早已另覓買菜去處 。有經濟學者認為,建華或涉及反競爭行為,競爭事務委員會(競委會)應介入調查;政府亦可回購部分領展股份,以監督領展董事會的決策,保障民生。

專題

政黨財務欠透明 立法規管存分歧

香港的政治光譜越趨多元,由昔日泛民建制對立演變成泛民、建制及本土之爭。政黨數目日增,惟香港一直未效法其他國家和地區設政黨法,政黨只能以《公司條例》或《社團條例》註冊。然而,繼本土民主前線早前被揭發無任何註冊紀錄後,本報記者亦發現,建制派的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的公司註冊登記只有相似名稱的登記紀錄。根據現行法例,即使政黨向公眾募捐,亦無須公開財務狀況。據本報調查,9 成受訪者認為市民有權查看政黨的財務狀況。有學者建議政黨公開財政透明度,向市民問責。

歷歷在「木」── 時間下的淘汰者

  • 2016-04-22

木工手藝曾是一門不可多得的謀生技能,但隨著社會逐漸淘汰木製基建,加上木廠向北遷移,使木工變成了香港其中一個夕陽行業。如今,有人視獨門手藝為謀生工具,卻慨嘆再難聯想未來,甚至不願授業予下一代;另一邊廂,卻有人沉迷傳統工藝,視之為創意工業,甚至是終身事業。夕陽餘暉當中,是否尚存希望?

踏輪起舞 另類藝術表演

  • 2016-04-22

本港去年出現首支輪舞表演的隊伍 ──「香港輪舞隊」,過去一年成員在不同的舞台上以耀目的滾軸溜冰鞋「踏輪起舞」。風光背後,卻揭示出藝術表演於香港推廣的困難。

【足球人生(下)】踏遍崎嶇 踢出人生下半場

  • 2016-04-19

夜幕低垂,還未到集訓時間,一眾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的球員們已陸續到達球場外更衣換鞋,分秒不浪費地在場外向石牆踢球練習。無論在這球場上或人生的球場上,每位球員都經歷種種,嘗盡百味。曾為「無家者」的球隊助教阿昌說,他們的集訓不是學踢球,而是學「做人」。

【足球人生(上)】原甲組球員 「紅牌」出局的上半場

  • 2016-04-19

一眾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Homeless World Cup Hong Kong Team) 的球員在球場上奔馳,所有人都在追趕那不停滾動的足球,卻有人站在場邊,不時向球員們大吼大叫,他便是球隊助教阿昌。記者來訪他們的集訓基地,阿昌主動向記者招手問好,更細心叮囑記者附近品流複雜,切勿自行離開公園。這位足球猛將表面硬朗粗獷,待人卻細心親切,率直健談,難以看出那段艱難「無家」歲月的痕跡。

專題

【人車同行】店舖阻街執法力度低 修訂草案難見效

立法會上月中三讀通過修訂《2015年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罪行)(修訂)條例草案》,有關措施最快今年9月生效,冀解決現時嚴重的店舖佔據行人路擺賣問題。市民形容現時情況險象環生,望政府能正視問題。北區區議員林卓廷預計修訂草案成效甚低,建議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應多加巡查及加強檢控力度以打擊違規店舖;深水埗區區議員劉佩玉則對修訂草案持觀望態度,認為政府應多管齊下解決店舖阻街問題。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從懷舊潮中思考 尋找情懷

  • 2016-04-19

從去年引起的電車存廢爭議,到上月彩園邨雪糕店結業,香港社會急速發展的同時,抓不住舊事物漸漸流逝,港人近年掀起一股「懷舊潮」,大家紛紛從「懷舊」當中尋找屬於他們的本土情。對於「懷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和註釋,但一樣的都是對這地方、這家的愛。

路訊通爭議不斷 獨立性成疑

  • 2016-04-15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新專營權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期將於本月18日截止。路訊通對部分乘客構成滋擾,加上與九巴之間關係不清,故一直備受爭議。有議員建議政府可訂立透明機制,確保九巴廣告收益依照市場價計算,並悉數撥歸九巴賬目。而路訊通控股有限公司則回應指兩者互不從屬,其廣告收入亦已全數計入營運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