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瀑布游繩而下 挑戰大自然
- 2016-11-22
- 新報人
- 記者:莫詠儀編輯:新報人
- 2016-11-22
天朗氣清的周末,一群追求刺激的峽谷挑戰愛好者在瀑布前游繩而下,一邊踏着山崖慢慢步下,一邊俯瞰山下的風景,讓冰涼的水沖擦全身,清涼透心。峽谷挑戰(溪降)指在溪澗瀑布中進行的游繩活動,以下攀、滑行、沿繩下降、瀑降、跳潭等方法從瀑布由上而下滑降。香港峽谷挑戰協會教練 Dig 指,峽谷挑戰近年逐漸普及,愈來愈多攀岩者接觸這項運動,而且不少家長會帶子女參加,挑戰膽量。惟峽谷挑戰在香港並未有完善教練牌照資格制度,加上政府缺乏監管,參加者需自行承擔風險。 採訪當日,香港攀岩歷奇教練 Gordon 和 Ada 帶領參加者走過馬鞍山的山路,來到馬大石澗進行溪降活動,「這裡的溪澗相對不太陡峭,撤退路線較多,適合初 …

電工牌難申請欠監管 工人無牌照開工
- 2016-11-2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梁燕美編輯:新報人
- 2016-11-20
過去有水電學徒於地盤因觸電發生致命工業意外,令人關注電力工程及工人安全問題。事實上,有任職多年的裝修工人表示,行內沒持有電工牌進行電壓工作的做法甚為普遍,因所須之工作證明並不容易申領。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機電工作環境千變萬化,容易發生工業意外,一旦聘請不合資格人士,僱主及僱員均須承擔風險。 無電工牌工作普遍 工人稱政府無監管 成哥(化名)是一位持有「建造業工人註冊證」及「平安卡」合資格裝修工人,並在2010年考獲「建造業技能測試合格證明卡」,行內俗稱「師傅牌」。由於成哥並沒有受建築公司長期僱用, 所以平時他會以「散工」身分,幫行家打工,每天平均可賺取超過1000元工資。有時亦會幫鄰居、熟人進行家 …

絕食20天反圍標抽選委 林子健:請放棄特權
- 2016-11-17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陳樂彤編輯:新報人
- 2016-11-17
「基督徒反圍標抽籤選委大聯盟」召集人林子健於10月初開始絕食,抗議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以抽籤形式決定10名基督教特首選委。抵受飢餓20天後,他宣布停止絕食,行動並沒有改變抽籤形式,換來的卻是腳部抽筋及肌肉萎縮等的後遺症。但是,林子健表明抗爭仍未終結,矛頭直指宗教人士,「請放棄你的特權」。 協進會早前決定把宗教界的10席基督教代表選委的產生方式,由「教內普選」變成以抽籤產生。在林子健眼中的「特權」,便是協進會可擁有主導遊戲規則的大權。他指出,「基本上6大宗教的選委方式如同小圈子選舉,根本就是違背著自己信仰的價值,我們不應該擁有這個特權」。 是次抽籤分由4大組別,包括個人提名、堂會提名、基督教機構提名 …

禁政治立場影響學術自由 難定義「中立」
- 2016-11-11
- 新報人
- 記者:顧志恒編輯:新報人
- 2016-11-11
擁有41間中小學的辦學團體保良局早前推出教職員行為守則,禁止教師以學校及私人通訊平台發放政治立場訊息。較早前寶血會及東華三院亦曾表明所屬學校要政治中立,不得推廣政治訊息。教育界人士擔心在連串事件下,言論及學術自由會受到衝擊。 今次發出的行為守則除了專業操守、防止賄賂及版權法等範疇的指引,更特設一欄講述「政治立場」,指明「教職員不應透過私人通訊平台,向學生發放涉及政治立場或取態的訊息,以免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判斷。」違規者可遭紀律處分,甚至終止職務。 守則剝削老師自由 進步教師同盟副召集人陳為建指,事件反映學術及言論自由正在收窄,原來可以理性討論的時事卻被「上綱上線」,形同「自閹」 …

全球「講鬼」文化迥異 孝道精神至上
- 2016-10-31
- 新報人
- 記者:官琳編輯:新報人
- 2016-10-31
適逢萬聖節,街上「鬼影」隨處可見,不少人都借此機會盛裝打扮,狂歡一番。其實除了西方萬聖節,世界不同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鬼節文化,如中國盂蘭節、日本盂蘭盆節、以及墨西哥亡靈節,習俗各異。有人忌諱鬼神,認為「鬼節」邪門,但原來都是歡樂的節日,且離不開孝道精神。 「邪門盂蘭」 實為吉祥月 提及盂蘭節,普遍港人會想起「鬼門關大開」和各種「七月」禁忌,以為這是一個非常邪門的節日。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董胡炎松卻為盂蘭節「平反」:「其實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因為很多人會捐錢報施,積的功德比平時更多,罪惡少了,福澤多了,於是就更加吉祥。」 胡解釋,道教和佛教對農曆七月十五的演繹各異,但二教均以盆為鬼施食,祈福消災的習俗 …

彩臉下的港產小丑 —— LWS小丑團
- 2016-10-28
- 新報人
- 記者:喬家頴編輯:新報人
- 2016-10-28
拋波、扭氣球、趣劇,小丑身穿色彩鮮豔的衣裳,每次出現均為大眾帶來笑聲。然而,小丑表演在港仍屬冷門的藝術活動,笑臉下其實有不少辛酸事。曾奪多項小丑大賽獎項的小丑Wing Wing(梁健榮Tony)、小丑Sound Sound(江靖山Kenneth)及小丑LaLa,組成「LWS小丑團」,冀令更多人了解獨特的小丑文化。 LWS小丑團成立於2014年,成立契機要由「同屋主」說起。本已相識的Tony、Kenneth及另一名小丑表演者小丑LaLa一同前往美國參加比賽,但因資金不足,三人決定合租酒店,從而令見面、交流表演心得的時間大大增加,更發現彼此理念相約,遂決定共同創立小丑團,希望承傳小丑表演的技術。 …

新一代滑浪風帆接班人 「風」狂追夢
- 2016-10-25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顧志恒編輯:新報人
- 2016-10-25
曾於 2014 年奪得世界 RS:ONE 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的馬君正加入港隊 5 年,被視為香港滑浪風帆新一代接班人。RS:ONE 是亞運會滑浪風帆正式賽項,齊集各地好手。過往戰績彪炳的她憑佳績考入大學,希望兼顧學業及練習。一年後,為專注訓練而毅然決定停學,決心追尋她的「風帆夢」。 為水而生 熱愛風帆 12 年 馬君正自 7 歲起因父母緣故學習滑浪風帆,自此一「滑」,便堅持了 12 年,「父母都喜歡這項運動,自 小在環境薰陶下我亦熱愛它。父母一直支持我,讓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玩滑浪風帆〕。」推動她堅持多年的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形容滑浪風帆等同其生命。 馬君正 …

私營院舍問題頻生 學者促檢討豁免機制
- 2016-10-23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鄧麗婷編輯:新報人
- 2016-10-23
近日震驚社會的「港版無聲吶喊」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私營殘疾院舍的牌照問題。社會福利署(社署)早期發表聲明,撤銷涉事院舍康橋之家的豁免證明書。惟現行條例沒規定豁免書的續期期限及次數,即使不達標的院舍仍可經營。有學者表示,撤銷豁免證明書只屬短期行動,長遠而言,社署必須檢討豁免機制,向不符合牌照要求的院舍嚴正執法。 八成半院舍獲豁免書 不達標仍可續期 根據2013年實施的《殘疾人士院舍條例》,在2011年或之前成立的院舍若未達到發牌標準,可獲發豁免證明書繼續營運。截至今年四月底,311間殘疾人士院舍中,只有48間獲發牌照,約佔一成半,餘下的則持豁免證明書經營。即使未能在豁免證明書有效期內成功改善,以符 …

港跳繩隊未獲政府資助 運動員自費上萬參賽
- 2016-10-19
- 新報人
- 記者:陳樂彤編輯:新報人
- 2016-10-19
本港體育政策傾向「精英化」,部分獲納入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精英體育項目,或者加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的項目,其運動員會得到政府的認可及較多資助。相反,屢創佳績的中國香港跳繩代表團,卻因未被港協暨奧委會承認而需要自費訓練,教練稱學員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 體院精英項目三級制 學員獲資助如「收人工」 現行的香港體育政策有三大方向,包括「體育盛事化」、「體育普及化」和「體育精英化」,政府亦在2012 年成立 70 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向體院提供財政資源,發掘和培訓有潛質的年輕運動員。 政府會根據「精英資助評核計劃」準則,每兩年甄選「精英體育項目」,並根據體育 …

浸大山神 是他也是你和我
- 2016-10-18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黃麗嘉編輯:新報人
- 2016-10-18
今年 3 月,大學生都為學業忙碌時,臉書上悄悄出現了名為「浸大山神」 的專頁。專頁由一開始只有數十個讚好,到現時已有約 2400 個讚好, 關注的議題十分多元化,曾在香港浸會大學發起公投取消普通話作為必修科,亦關注社會問題。「山神」由浸大學生陳樂行成立,希望做到「人人都可以是山神」,一同守護浸大及香港。 「浸大山神」的起點--守護、同行 「浸大山神」 Facebook 專頁由浸大中醫學四年級生陳樂行成立,剛下課的他匆匆趕來接受訪問, 木訥的樣子難以令人聯想到他就是敢於發聲的「浸大山神」。陳樂行指,浸大屹立於獅子山之下,「山神」 亦有守護的意思,不少故事人物在山中遇到妖魔時, 都會希望找「山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