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業總工會今(18日)公布「建造業工人就業情況」意見調查結果,發現逾六成受訪者不贊成輸入外勞,憂慮外勞令本地工人薪酬減少,甚至無工開。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於今年9至10月間以電話形式訪問1326位會員,調查本地工人就業情況。結果發現68.9%受訪工人認為輸入外勞會令本地工人薪酬下降;54.6%人表示此舉會令本地工人失業,另亦有43%會員憂慮輸入外勞令本地工人淪為外勞「替工」。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解釋,由於聘請外勞採取月薪制,而本地勞工則為日薪制,以混凝土工人為例,外勞的月薪中位數為$37800元;本地工人日薪約$2700,以每月工作20日計算,月薪約$54000,較外勞高近4成。他續指,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中第一批約4680名外勞將於今月下旬來港,或會令承建商傾向聘請外勞,只有臨時職位空缺才聘請本地勞工。工會建議政府輸入外勞前,應優先照顧本地工人權益。

工會表示,近年工業意外頻生,削弱有意加入行業年輕人的信心,從業員老化,令行業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
工會又指立法會於四月通過提高違反職安健條例罰則於行內暫時未見成效,至今未有任何承建商或僱主因違反條例被罰款。黃平認為,應該邀請工人參與制訂職安健條例,否則若由不熟悉工人工作情況的人士訂立,或會出現「離地」條例,令工人難以跟從,無助減少意外,「疫情過後,社會再次變得繁榮,工程量又上升,但這種繁榮不應該以工人的性命作代價」。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JPEX案後 四成港人無意持有任何虛擬資產

工會反對外勞輸入 批職安政策「離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