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財經

AI 導讀:政府多招加快發展北都  「雙信封制」、「土地參股」是什麼?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7日) 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行政長官將領導「北都發展委員會」,簡化審批多項行政程序,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小組,財政司司長負責設計發展和營運模式,包括研究創新的融資方法和招標方式,制訂公私營合作模式如「建設–運營–移交」(BOT)等,並研究將招標轉為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和規劃及發展工作組工作,亦會設計不同融資方案,包括股份制、債券、政府注資及「土地參股」等。《新報人財經》利用多個AI models 解釋「雙信封制」及「土地參股」等名詞,請參附圖參考。

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
傳統賣地模式往往價高者得,但「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是一種更全面的土地出讓方式。它要求開發商以獨立書封提交兩份文件:一份是關於產業發展、創新規劃的設計建議書,另一份才是價格建議書。政府審批標書時,能兼顧收益以及用地的設計和社會效益,而不僅僅是出價最高的競標者。例如,香港元朗創新園的土地出讓就採用此模式,非價格建議佔比高達70%,以期更全面地評估投標者能否帶動產業發展並妥善安置棕地作業者,體現政府對產業發展的重視。

土地參股
土地所有者不再僅僅是被動接受徵收補償,透過將透過將土地作價入股,土地所有者成為股東,按股分享土地發展的利潤、承擔風險。這種模式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讓土地所有者從一次性補償金轉為長期的股權收益,共享城市發展的紅利。

另外,政務司司長負責規劃大學城小組工作,探討把教育與產業結合 ,吸引海內外知名大學進駐;李家超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預計將佔香港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三分之一,具備巨大潛力,能創造大量職位並提升整體生產力。

此外,政府將「拆牆鬆綁」簡化多項行政程序。除了加快審批流程和試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外,允許在地契修訂過程中。讓業主「按實補價」以實際興建樓面及用途釐定應繳補價,並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減低投資者在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同時,容許北都土地業權人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的土地,以抵銷其在北都新發展區原址換地或「片區開發」所須繳付的金額,鼓勵市場參與北都發展。

按實補價
政府在北部都會區推行「按實補價」政策,旨在降低開發商的資金成本,加速發展進程。這項政策打破了以往地契修訂時,一律按照規劃地積比率上限計算補地價的慣例。取而代之的是,開發商只需根據實際興建的樓面面積和實際用途來繳納補地價,並可分階段繳納,大幅減輕了前期資金壓力,鼓勵更多開發商參與北都建設。

新田科技城有約210公頃(不包括佔地87公頃的河套香港園區)創科用地,其發展規劃概念綱要也將於今年內公布。而古洞站和洪水橋站的鐵路工程預計2027年和2030年竣工,北環線的主線和支線則預計在2034年或之前同步開通。此外,連接洪水橋與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項目也在籌備階段,將強化香港與大灣區的交通連接 。

(註:本報道由Generative AI 生成初稿,再由《新報人財經》 編採同學人手查核及編輯,所有內容的最終版本都由《新報人財經》 團隊人手覆查及確認。)

 

《The Young Financial Post 新報人財經》

新報人財經(TYFP)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財經專業的實驗平台,由學生自主編採,為社會大眾提供中港相關的金融財經消息。

留言

《新報人》實測人手與 AI 新聞寫作比較 認為 AI 寫得更好超過五成

AI 解讀:施政報告全長約44,000字  AI 嚴選大學生必知三個「財經」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