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財經

【2025財政預算案】本年財政赤字872億 下年續見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26日)發表新一年年度《財政預算案》,他指出,本財政年度財政赤字為872億元。財政儲備截至今年三月底為6473億元。他預計2025/26年度開支將持續增長,赤字將達到670億元,即連續三年財赤,財政儲備也會下降至5,803億元。他表示會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創科產業加速發展和提升公共服務,並增加基建工程開支以配合北部都會區等工務工程,支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

本年度整體收入約5596億元,較原來預算約12%,主要受土地和印花稅的收入減少影響,本年地價收入只有135億元,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約195億元;而印花稅收入只有580億元,亦不及預算的130億元。

2025/26年度,政府預計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經常開支將增加4.5%至5,881億元,其中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和教育三項開支佔經常開支近60%,合共達到3,486億元;非經常開支則預計減少3.4%至 361億元。

此外,總收入預計6,594億元,其中入息及利得稅收入預計將增長8.4%至3012億元;地價收入預計將大幅增長55.3%至210億元; 印花稅收入預計增長16.5%至676億元。 政府還將從六個在政府帳目外設立的種子基金回撥約620億元,補充財政收入。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講師殷偉憲指出本年度收入減少主要源於土地及印花稅收入大幅下降,他認為樓市持續低迷,雖然股票市場表現略有好轉,但仍未能彌補土地及印花稅收入的不足,直接影響政府的收入來源。 他強調香港的財赤問題既有週期性也有結構性因素,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在制定政策也需要配合國家,限制了香港在經濟調整上的靈活性,對提高財政赤字率的方案他持謹慎態度,他指增加短期債務並非長久之計,關鍵在於如何控制長期債務。

面對長期財赤,發債規模擴大至一千九百億元,殷偉憲認為目前香港的信貸評級相對其他鄰近地區較高,加上香港的貨幣政策與美元掛鉤,較為穩定也有足夠的財政儲備,,相信短期內不會因此有大幅下降的風險

(本報道由本校Generative AI platform生成初稿,再由《新報人財經》編綵同學人手查核及編輯)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2025財政預算案|經濟學者葉秀亮:發債解決赤字如債冚債不理想

【2025財政預算案】AI 模型分析預算案 Deepseek指預算案較去年謹慎 Gemini指支援力度較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