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今(14日)宣布中西醫協作計劃疾病範疇將會今年首季擴至26間公立醫院,包括四種病種,惟計劃現時只限由醫院醫生推薦參與,只接受八達通付款。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指出現時中西醫協作服務疾病範疇共有四項,包括中風治療、肌肉及骨骼痛症治療、癌症舒緩治療,及癌症治療先導項目,共有53個指定醫院服務點

現時參與計劃方法為醫生推薦,因應病情轉交中醫臨床判斷,並以針灸和推拿等方法治療。被問到醫生推薦後多少人會接受治療,醫管局中風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方榮志以伊利沙伯醫院為例,解釋伊院每個月會視乎病人是否病情穩定及沒有併發症,推薦約30位病人參與中醫治療,但部分病人會因為各種因素無法參與。最後約有18人參與計劃,佔該院急性中風病人約一成。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高級醫師邱建忠補充,曾有病人適合治療,但因病人沒有八達通付款,加上翌日已轉院,未能接受治療。每次中醫治療需支付$120治療費用。黃巧雲解釋,付款方式由十八區中醫教研中心負責,但同意醫管局會研究付款方式,接受更多電子支付形式以改善情況。
另外,黃巧雲指,期望未來增加更多治療病類,如骨科以及老年化所引發的疾病;亦會擴展癌症先導計劃至更多醫院,惟現時仍需時間研究。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恒指升逾500點 重上萬七點 專家指後市能否企穩視乎中央政策

【藝發局撤資助後 劇協舞台劇獎照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