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彷彿與男孩結下不解緣,對22歲的林家駿Terence來說,與車的緣份更影響了他的人生。他早在15歲已購入一輛退役巴士作收藏,讀書時加入城巴任兼職站長,18歲開始短短4年考獲10類駕駛執照。眾多車之中,Terence鍾情還是最初接觸的巴士。即使如今「巴士迷」被貼上「巴膠」的標籤,仍難阻Terence對巴士的熱衷與偏愛。Terence追巴士的旅程,原來只是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介意「巴膠」標籤 鍾愛德國單層巴
Terence覺得每個人表達愛好的方式不盡相同,例如有人喜歡乘搭巴士、有人喜歡觀察巴士甚至喜歡駕駛巴士。對他而言,喜歡巴士和其他興趣一樣,毋須過分在意別人評價。 Terence笑稱朋友之間亦會開玩笑,互稱「死巴膠」,但慶幸身邊沒有人是故意侮辱自己。他提及許多「巴膠」都試過「送殯」,即是歡送即將退役的巴士,但無奈有人因而佔據馬路,阻塞交通而造成一種負面的印象。他亦為自己曾衝出馬路「送殯」反省,希望大家追巴士同時要注意安全。
比起傳統潛望鏡、「熱狗」型號,Terence鍾情小眾一族——德國製單層巴士「猛獅NL262」,穿梭於港島半山區的路線11、25A、25C,服務港島居民超過15年。Terence亦因經常乘搭產生情意結,他解釋居所附近的道路比較狹窄,雙層巴士難以行駛,「整個山頭都是這款車(單層城巴)」。他續指香港有近九成巴士屬於英國製,唯獨這款德國製車款坐下去才有「力量澎湃的感覺」,談起這輛獨有「瑰寶」,Terence自然地翹起雙手,滿臉自信地介紹。

少年合資六萬購退役巴 母親支持讓巴士夢成真
「衝動但值得。」Terence中三時與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各出一萬二千元,合資六萬元購入退役「1544」作收藏。Terence坦言媽媽起初反對,但滿腔熱枕的他日復一日請求媽媽資助,鍥而不捨,最終打動到她讓Terence的「巴士夢」成真,笑稱這是自他與巴士同行以來最瘋狂且無悔的決定。
「1544」購入後一直存放於屯門車廠,Terence最初每個月至少會抽兩至三天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車廠進行簡單維修保養,但後來為了兼顧學業和工作,只能每月探望一次。維修的費用高昂,Terence形容如同「倒錢落海」,但每次坐上駕駛座、啟動引擎的一刻,當初的喜悅感又再一次湧上心頭。

因父結緣 兩歲遊車河定下巴士夢
Terence 與巴士結下不解緣,要由童年說起。Terence鍾情巴士,一切歸功於爸爸。他憶述兩、三歲時父親帶他遊「巴士」河,沿途介紹路線和車身設計,他當時仰慕爸爸學識淵博、對於不同車種、機械原理都有一定認識,兒時啟蒙埋下熱愛巴士的種子。
Terence小時候的最大興趣都是與巴士相關的事情,他習慣每個星期五天乘巴士到處遊覽拍照,更試過為鑽研巴士偷偷犯規。他笑談初小首次擁有人生第一本巴士書籍 ——《香港巴士年鑑2001》的趣事,「上課的時候我明目張膽地放在桌子上看,還差一點被老師沒收。」從牙牙學語接觸巴士,到鑽研各種巴士至今,Terence家中珍藏逾三十本相關書籍,每本都經他反覆咀嚼,他笑言書中的一字一句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中學畢業曾任全勤站長 完成「考牌之路」為首要目標
Terence對車的熱愛與日俱增,讀中六時Terence已入職城巴,在備考文憑試的同時兼職擔任站長,畢業後更轉仼全職。他表示往日常常有遲到、缺課的陋習,但成為站長後便不曾遲到。中學同學Yuki樂見其變,又指Terence的社交平台上不乏與巴士、的士和電單車的合照,同學對於他任兼職站長的經歷感到好奇,更笑指巴士對Terence有種特殊的「魔力」,看得出他對巴士的真心。

能以自己的興趣為動力,Terence一成年就開始他的「考牌之路」,年僅21歲已經考獲4種駕駛執照。雖然過去三年的疫情拖慢了他的考牌進度,但不少車牌都是他一成年就報考,腳步從未曾停下來。

今年22歲的Terence,四年前考獲輕型貨車、私家車和電單車牌照,去年又收獲的士牌,成為的士業內最年輕的司機。連同剛考獲的中型貨車和旅遊巴車牌,10個駕駛執照在手的Terence志在「考齊牌」。現時Terence正修讀香港專上學院工商管理副學士,他最期望還是畢業後加入城巴營銷部,繼續追逐他的巴士夢。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通關後北上看牙醫再成風 醫療事故既難跟責也難追

CCD相機「翻生」玩轉攝影潮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