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立場新聞案|控方曾指羅冠聰信任《立場》而受訪 辯方指《有線》、《明報》更早訪問羅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今(3日)踏入第51日審訊。控方早前指羅冠聰與《立場》關係緊密,羅冠聰因信任《立場》才於離港後接受專訪。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在庭上指出《有線新聞》才是羅流亡後首間接受訪問的香港傳媒,又稱《明報》比《立場》更早報道羅冠聰,反問控方是否代表羅冠聰更加信任《明報》。

《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作供時指出,文章自發布以來一直未有收到批評或指控,直至國安處大規模搜查《立場》後才被指煽動仇恨。他質疑:「若文章真的為國家安全帶來實際風險,為何文章刊出後一直沒有人採取行動。」

控方早前提及《立場》於報道中列舉羅的背景及工作成果,是否要幫他宣傳。余若薇呈上《有線新聞》片段,報道中同樣覆蓋了羅的政治生涯以及參與過的重要活動,鍾沛權指出這是媒體尋常做法,並非刻意宣傳。

余亦複述控方早前質疑鍾是否認同文章內容才批准刊登,鍾指自己編審文章時,不會根據自己立場,而是視乎內容是否與公眾利益和公共問題有關。鍾沛權又指出《立場》的創辦是為了海納百川,尊重言論自由,不會排除任何政治主張。鍾又不認為羅冠聰是為了煽動仇恨, 又認為對公權力的批評,亦都不等於煽動仇恨,對公權力批評才是言論自由中最寶貴的價值。他自己作為總編輯,要有「感知事物的同理心」,並背負着堅守「初心」的責任。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 張國榮逝世廿載 「哥」迷追憶悼念(圖輯)

GOGOX推AI社區研習中心 冀將AI「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