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今(9日)舉行記者會總結去年的工作及發表調查報告。《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前年修例,將「起底」行為刑事化,公署表示截至去年12月共處理2128宗「起底」個案,五人被起訴,兩人被裁定罪名成立,其中一名被判監8個月。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公署就114宗投訴個案進行刑事調查,拘捕12人,當中32宗涉及較嚴重罪行,公署交由警方調查。當中金錢糾紛個案比率最高,有28%。


投訴個案方面,公署表示去年接獲的投訴個案3848宗,比前年上升15%。95%的投訴個案涉及私營機構或個別人士,當中物業管理被投訴比率最高,有近10%。鍾麗玲解釋,在疫情期間,物業管理從業員因需要處理大量個人資料,包括登記住戶、訪客和外賣員等個人資料,故投訴個案比例最高。

有關個人資料外洩事故,公署去年接獲105宗相關通報,41宗來自公營機構,其餘64宗來自私營機構。事故原因包括黑客入侵、遺失文件或便攜式裝置,經傳真,電郵或郵件意外洩漏,僱員違規及系統錯誤設定等。公署亦在去年進行了392次循規調查,較前年增加4%。

公署去年亦接獲14929宗公眾查詢個案,比前年減少15%。去年9月底設立的「個人資料防騙熱線」,截至12月底共收到168個來電查詢及投訴,全年合共接獲707宗有關套取市民個人資料作詐騙用途的查詢,比前年增加26%。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旅遊業工會指疫情後行業缺人 建議政府加津貼吸人手

中芯業績後股價受壓 公司料今季收入較上季減至少一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