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全港首間漁民文化博物館今開幕 結合虛擬實體元素展示昔日漁民生活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今日(17日)開幕博物館位於香港仔海濱旁, 結合了虛擬及實體元素來呈現展品,展示香港仔昔日漁民文化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博物館由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主席陳富明、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鄭港涌、市區更新基金行政總裁黃錦文先生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黎存志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張浩楊 攝)

博物館由地區組織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主辦,是首間以漁民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以三種方式呈現漁民文化,包括虛擬博物館、實體博物館及散落於在海濱兩旁的二維碼,市民可透過掃描張貼於地上的二維碼,進入虛擬博物館瀏覽各種展品,認識香港漁村港變遷歷史。實體博物館內設有展品,如香港仔昔日的舊照片、珍寶海鮮舫的餐牌以及有關海鮮舫的舊剪報。館內周圍亦設有二維碼連結,市民可瀏覽了解香港漁船的構造及內部相片,更有漁民口述訪問影片,一探昔日漁民的生活。 

市民可掃描於海濱兩旁的二維碼瀏覽虛擬博物館。(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提供)
實體博物館設象徵當地漁民的帽飾供市民試戴「打卡」。(張浩楊 攝)

配合博物館開幕,主辦機構亦推出多個體驗活動,包括香港仔漁港城市文化導賞遊,帶市民到訪鴨脷洲觀賞漁民大龍,即傳統的大龍舟,同時派發懷舊明信片予市民留念,期望在漁業式微下,讓年青一代探究逐漸被年代淘汰的集體回憶。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消委會:交友程式預設用戶資料作促銷 有程式索25萬元加功能稱增交友機會

李家超: 1 月 30 日取消確診者隔離令 處理疫情邁向新模式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