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調查:96%受訪中學生超市購物優先考慮價錢 對可持續消費認識不足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今(20日)公布「香港中學生可持續消費習慣問卷調查」報告,探討中學生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例如購買環保產品或產品對環境影響等。結果發現高達96.2%受訪中學生到超市購物時會優先考慮價錢,而不是該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數據亦顯示中學生對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認識不足,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

問卷調查於本年1月15日至2月14日進行,涵蓋8間中學,共628名中學生。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總幹事張一心指,超過九成六受訪者到超市購物時,會以價錢的合理性作考慮準則;有七成半受訪者以價錢來分辨消費行為是否符合可持續模式。她表示,有部分中學生存有「可持續性只是指個人經濟方面」的謬誤,消費時很少考慮對環境友善、破壞生態及過度包裝等問題,未能符合聯合國對可持續消費的定義。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總幹事張一心認為疫情使中學生選擇網購,「方便快捷的網購對中學生來說是一種誘惑」提醒家長要留意子女網購情況。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學生事務主任及公文及社會發展科老師何喬翹解釋,去年才於高中推行的公文及社會發展科,並且至中六課程才會提及「可持續發展」概念,實她建議校方可舉辦跨學科活動,以加強學生對可持續消費的認識和實踐。

記者:吳樂童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東鐵綫11站明年實施新停車位置 馬場及大埔墟站會安裝月台閘門 其他車站未有安裝時間表

調查:七成港人支持「逆向隔離」團體促政府盡快落實入境「0+7」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