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民研:政府滿意度升至40%創四年新高 評論員:或與移民潮有關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13日)發表有關政府民望及「一國兩制25周年中期民情總結」之「法治指標總結」的調查結果,受訪市民對特區政府最新滿意度為40%,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不滿度則升至37%。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滿意度上升與近年的移民潮有關,多個因素影響民調結果,令「不滿特區政府基數少咗」,社會議題的焦點也轉移到防疫上,他認為大眾毋需過分解讀數據。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媒體生態改變,「比較傾向多揚善,加上官方有能力做正面宣傳,一定會影響民意傾向。」(香港民意研究所網上直播截圖)

香港民研於本年9月5日至9日透過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1,002名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了解港人對政府的滿意度和法治的看法。調查發現,受訪市民對政府的滿意度為40%,比上月升四個百分點。

政府換屆近兩個半月以來,民望數字有回升跡象。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提及上月19日同樣由香港民研公布的港人移民數據,指移民潮持續,或影響是次調查結果的基數。但他相信留港市民仍對社會抱有美好願景,對政府的期望重點放在經濟和疫情等民生議題上,惟民望上升的原因暫時未有實際研究數據。他又指新政府上任百日未夠,雖然民意有上升趨勢,但不宜因數字上升而「沾沾自喜」。

根據香港民研調查,四項法治指標自2019年下半年度大跌,到近年再回升。(1997年-2022年法治指標走勢圖表;香港民意研究所網上直播截圖 )

調查亦顯示四項法治指標,即法治程度、司法制度公平程度、法庭公正程度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支持度評分度均有上升。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過往數據,法治程度在2019年曾大跌,並於2020年9月錄得3.41的最低分(滿分為10分),是次增至5.74分,反映市民對法治的信任度逐漸回升,但整體仍未回復至2017年前高位。獨立法律研究員黃啟暘則指是次調查結果與法律人士看法「有落差」,他指自國安法落實後有不少媒體停運,市民所接受的資訊立場變得單一,或影響調查結果。

記者:郭穎琳
指導老師:林穎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將降至五歲 有家長擔心副作用但會讓子女接種

恒指無力向上 生物技術股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