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調查稱大專生擔憂就業前景 逾六成人願到內地就業

大灣區教育資源中心今(23日)發表有關香港大學生對就業、創業及實習看法的調查報告,稱逾六成受訪學生願意到内地就業。

大灣區教育資源中心聯同香港傑出專上學生服務協會及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於5月8日至6月8日訪問552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包括359名香港學生和189名內地生,涵蓋11間大學及至少23間大專院校。調查發現近六成學生最關心就業問題,對就業情況的平均擔憂指數為4.97(滿分為7),反映學生對就業市場的看法不樂觀。調查同時發現逾六成受訪學生願意到内地就業,當中逾七成學生是因為內地機會較多,同時亦有超過兩成是因內地有香港青年政策優惠。而不願意到內地的就業的學生,主要因為想留在香港就業及需留港照顧家人,分別有28.3%和25%。

調查中有超過一半學生表示希望創業,首選城市為深圳,其次為北京或上海和香港,分別佔22%、20%和19%,當中有六成認為創業機會較多是他們主要考慮的因素。最多受訪學生希望在高科技及醫療衛生範疇創業,分別有53人和46人。選擇往大灣區創業的受訪者中,有四分之三認為大灣區較香港容易融入內地,並較易發展開拓市場。而不選擇在大灣區創業的主要原因同樣是留在香港創業(37.6%)及需留港照顧家人(32.6%)。另外,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 政府支持香港青年創業政策的資源不足。 同時,調查反映受訪學生對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青年政策關注度低,有約36%表示無意見,無關注則有約32%。

此外,調查中有逾六成受訪者希望有實習機會,當中超過五成表示希望到内地實習,最多人選擇到大灣區實習(33%),主要原因是希望能融入大灣區發展(71.7%),最受歡迎的行業為金融,其次為、房地產、高科技和醫療衛生,分別佔12%和9%。另外,超過六成認為政府未有提供足夠政策及資源支持香港青年實習。

大灣區教育資源中心副主席黎子傑指,政府對大學生到大灣區創業、就業及實習的支援不足,也未能有效將支援政策推廣至大學生中,導致大學生接收的資訊不足,希望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各大專院校合作進行大規模的青年政策調查及研究,以便準確掌握年輕人想法。他亦建議加強有關宣傳、增撥資源發展大灣區實習計劃,以及與內地政府協調鼓勵中資企業開放更多實習的職位予香港大學生。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香港學生缺乏內地實習機會,希望政府更主動積極介入,例如:安排學生一個學期到內地實習等。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洪水橋過渡房屋「仁愛居」料明年入伙 410個單位租金1000至3500元

屯門海港酒家增5確診 通風不達標致爆疫 歐家榮:料七一後個案不會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