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敲棒,輕輕擊響地上大小不同的頌缽,沉穩的頌缽聲隨即傳遍工作室。眼前這位眼神柔和卻不失堅定的年輕女性,正是身心靈治療師Gigi Chan。她目前在社交平台分享身心靈資訊,同時就讀輔導學碩士課程,藉着靈性治療配合心理及輔導學,嘗試為迷失的人填補缺口。Gigi成長路上的經歷,引領了她踏足靈性領域,而追求身心靈滿足亦助她感悟到人生意義,踏出舒適圈。
童年創傷意外開始靈性修行 放下憎恨與原生家庭和解

在部分人眼中,靈性導師一職玄之又玄,認為他們懂得通靈,但Gigi的靈性導師之路背後卻暗藏着悲傷的故事。從孩提時期起,Gigi常常遭受來自母親的打罵,每每見到母親時總會感到焦慮和抑鬱,「形容為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不為過」。面對這段束手無策的關係,當時Gigi偶然體驗到靈性,醒覺不應困在「自我」的漩渦之中,慢慢嘗試理解母親,最後放下敵視態度原諒母親。
而直面父親的離世也令Gigi更能感受「靈性」的存在,成為她入行的重要契機。父母離異多年,她一直沒有與父親聯絡。直到2020年下定決心找回父親時,卻發現對方早在4年前離世。得知父親死訊的那一刻,Gigi突然意識到與「死亡」的距離比她想像中近,理解「死亡的根本」亦成為她當時最渴望探究的課題,「我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從科學和靈性角度)學習死亡,後來又經歷了一次啟靈夢,便真正開啟研究靈性的契機。」研究靈性療癒了Gigi的童年創傷,令她放下對母親的憎恨,放下父親的離世,徹底與原生家庭和解。
平凡上班族踏入靈修之旅 聆聽內心的聲音
Gigi也曾是普通不過的上班一族,在一間大型公司擔任市場部數據分析員。儘管她對這份工作的興趣不大,但為求安穩,也沒有想過要辭職。然而,Gigi在研習靈性後,卻起了辭職的念頭,「如果不用工作就好了,(我)便可以想靜靜思考未來的人生應該怎樣走。」就在這個時候,碰巧Gigi突然遭公司辭退,雖然很快又收到一家上市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學招生部的聘請,然而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她再次陷入人生抉擇之中。她一方面認為,放棄現有穩定的工作,等於放棄了數年來累積的工作經驗及在行業上建立的成就,但她同時又渴望趁此機會專心研習靈性。
在這種内心掙扎的過程中,Gigi明白到人應活在當下,顧及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雖然身邊大部分人反對她放棄上市公司的職位,認為上市公司的發展潛力較大,但她回顧過去工作的體會時,卻有另一種感受,「除了考量人工和前途,也會考量是否做得開心,曾經在一間連鎖公司工作,但其實並不快樂。」經過一番思量後,她最終選擇放棄以往朝九晚十的工作,加入科大招生部。談及此處,Gigi臉上溢出溫暖、自信的笑容,堅定的眼神裏也沒有一絲遲疑。
無悔成身心靈治療師 寄語世人勿被恐懼支配

放下對工作和生活的執念後,Gigi也不再為生活瑣事感到焦慮不安,而且更因爲對一切隨遇而安,;令生活變得更順利。「這不是變得很無情,而是能夠用一個廣闊的視角,去理解所面對的事和內心情緒,不再執迷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她感激過往經歷的一切事物,也對一切更為包容,她笑言「這個世界上好像沒有什麼人是我不能寬恕和理解的」。
心靈得到蛻變的Gigi亦希望能幫助他人,故決定任職身心靈治療師,協助療癒別人的內心。Gigi略顯無奈又尷尬地說,親人與朋友未必想聽自己過去的創傷和經歷。但透過治療分享給客人則最為理想,既令自己在一次次的講述中更理解創傷,亦能把自己認為有用的知識分享予同路者,「因為痛得深,我才能更明白客人的感受,更懂得如何為他們的傷口塗上一層藥膏。」
Gigi目前正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輔導學碩士課程,雖然畢業後的出路或更多,但她沒有後悔成為身心靈治療師。她指輔導學讓她有更深層的角度去看人性、創傷、以至整個世界,有助做好療癒工作。她還認為,職業輔導員與心靈治療師的身份只是取向上的不同:前者多從心理及個人認知上理性探討事情,後者則從靈性層面去了解人與事,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好壞之分。


身心靈資訊與輔導學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而Gigi與不少同行一樣,被外界標籤為「神婆」,亦受到不少人的質疑。面對異樣目光,Gigi也沒有絲毫不滿,更打趣地提及有些客人誤解她是一位提供魔法儀式的修行者。每次面對這類情況時,Gigi都會耐心地向客人解釋,她是一位準輔導員、心靈治療師和靈性同行者,自己並沒有提供這(魔法)類服務。對於信仰不同的人,她聳了聳肩,表明不會強行改變他人的思想。她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信仰的權利,亦不會強迫別人跟從她的信仰,「我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只希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不要因為恐懼與不安,忘記了自己靈魂神聖的存在」、「All is well and all is done(一切都很好,一切都完成了)」Gigi常用兩句話鼓勵自己和身邊人。她慨歎看見很多人被自己的恐懼和不安蒙蔽,讓客觀世界遮掩了內心原本的模樣,忘記了人生其實是由自身靈魂操控,「焦慮和不安有時候會令我們覺得生存只在受苦,但其實我們來地球是體驗、學習與成長。」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第五波院舍爆疫揭癥結 照顧人手短缺該從何止血?

默默無聞的世界冠軍--- 專訪氣槍實用射擊運動員謝濬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