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劉宇隆料疫情未來數周仍在港橫行 稱自然染疫是「上天賜的一針」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14日)稱,疫情未有回落跡象,料以星期計持續在港橫行。他又表示,若新冠患者在染疫前已接種兩劑疫苗,康復後可獲「混合免疫」,保護力遠勝單純接種疫苗。但他指出,部分人士確診後再接種效果或不顯著,強調並非打得愈多愈好。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最新建議,若市民在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染疫,康復後毋需再打第三針。劉宇隆今日在電台節目指,疫情短時間內不會見頂回落,預計會繼續「高原橫行一段長時間」,即使回落亦不會長時間維持,相信市民「有排都無法安樂」。

劉宇隆估計現時確診個案會「高原橫行一段長時間」,市民須盡快完成兩針復必泰或三針科興的基本接種。(資料圖片)

劉宇隆認為,自然感染是「上天賜的一針」,若市民在受感染前已接種兩劑疫苗,康復後可以得到「混合免疫」,保護力更佳,毋須再打第三針。他解釋,確診者康復後得到的抵抗力可被視為已打一針,而人體免疫產生的抗體遠比打針得到的抗體更為全面和長久。

劉宇隆指,對比新加坡及內地,本港在應對疫情方面相對「落後」,當局應盡快調整疫苗政策,及糾正市民對疫苗針數的錯誤認知。(資料圖片)

被問到若確診後再打第三針會否有健康風險,劉宇隆表示疫苗不是「打得愈多愈好」,稱有文獻顯示確診後再接種效果並不顯著,以男性青少年為例,打第三針可能令記憶細胞損傷,亦會增加患心肌炎的風險。不過,他指出在醫學認知上,大多傳染病在感染後再接種相關疫苗並無大礙,「對『老平台』科興滅活疫苗我更加有信心說完全沒問題,對復必泰而言,Omicorn很多都是沒症狀,我相信現在也有很多人感染後打第三針,未見有異常情況出現。」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文化專題】一針一線的藝術 繡花鞋歲月不枯

職安局與理大研究:體力勞動或運動後 佩戴透氣度高口罩能更快恢復正常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