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婦女聯席、九龍崇德社、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下稱發起團體)在去年訪問1,044名女性,今(7日)發布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近4成受訪女性曾遭性暴力,近3成更是親密伴侶的暴力行為。發起團體指出,親密關係中的混合形式暴力如言語恐嚇、被切斷經濟來源或社交等,嚴重影響婦女精神健康,建議政府設支援基金等庇護,提供經濟及法律援助。

近4成受訪女性遭性暴力 逾6成遭前任伴侶、親友施暴
發起團體指出,在37.54%遭遇性暴力的受訪女性中,超過6成人是被認識的人施暴,包括前任伴侶、朋友、親屬等。約3成曾經因帶有性意味言語而感到不安或難堪及曾遭受非插入式性侵犯,超過7成的受訪者稱不知如何反應。
發起團體續指,數據結果與2013年相若,女性遭遇性暴力問題依然嚴重,呼籲社會各界關注。調查中亦顯示,女性遭性暴力的場所包括家居、交通工具、學校等,更有5%受訪者在網上論壇、社交媒體及通訊軟件等虛擬空間遭遇性暴力。

親密關係中現言語恐嚇、切斷經濟來源等混合式暴力 團體倡政府提供經濟等援助
調查指出,26.87%受訪者遭遇親密暴力(即在親密關係中受到暴力對待),逾3成受訪者最常遇到「性侵犯或被強迫發生性行為」。而調查的深入訪談中亦發現,受訪者在親密關係之中遭受混合形式性暴力,例如親密關係中的性侵犯、言語恐嚇、被切斷經濟來源或社交、非接觸式的肢體暴力等。
因感到羞恥及害怕其他人怪責等原因,僅約4成的受訪者願意尋求幫忙。團體指,數據反映婦女遭受性暴力及親密伴侶暴力的狀態仍然非常嚴重。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代表廖珮珊女士建議政府提供緊急支援基金,協助受害女性及其家人應付生活、危機狀況或緊急住屋開支。她亦提倡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的支援指引,在醫院設立設立一站式危機支援中心,處理受虐婦女的醫療、司法及社會服務需要。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新聞專題】泰加退保風波未了 的士投保問題未決

【人物專訪】眾散了 還有人——專訪前中國新聞記者翁維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