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展會購物節一連三日於赤鱲角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是疫情後第一個實體工展會,有市民表示打算用消費券「掃貨」;商戶則表示亞博館有冷氣較舒適,但位置偏遠人流較少。
工展會購物節有逾250個攤位,適逢政府剛於月初發放首期二千元電子消費券,場內絕大部份參展商均安裝了電子支付工具,接受使用消費券。
市民表示消費券刺激消費意欲
早上10時半開幕前,已有數十名市民排隊等候入場。有市民馬女士表示,希望早些到場進入人流較少,但人流依然多,又指會用消費券購物。
住長沙灣的朱小姐特地攜帶購物車來「掃貨」,她用了千多元購買奶茶和零食,指工展會價格實惠,用消費券很方便,不用現金找續,並指會因為有消費券而買多點。但朱小姐指,來亞博館交通費昂貴,較以往去維園貴一倍。





有商戶指消費券雖能刺激市民消費意欲,但因疫情下沒有遊客,預料消費券亦不能填補其損失。
售賣髮型用品的負責人趙先生表示:「沒有內地客,少了三成遊客生意。消費券不能填補損失,但現在總比以前疫情嚴峻時好。」
商戶指人流少 市民喜歡市區舉辦
以往工展會在冬季於維園舉行,今次是首次在夏天舉行購物節,鑑於夏天天氣不穩定,所以選擇在博覽館舉行。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表示,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去年通車後,過百萬新界西北居民只需20分鐘便能由屯門直達亞博館,住市區的居民亦可以優惠車費40元搭機場快線即日來回。
不過,有商戶表示,亞博館位置始終較偏遠,人流較以往傳統工展會少,且年齡層較窄。
售賣急凍食物的負責人指:「這裏太遠其他人未必肯進來,維園是中心點。這個位置只能做東涌客,維園全港九的客都可以做。」
另外有攤檔亦指,今日較多老人家,維園人流多,而且年齡層闊。
市民陳女士指,自己較喜歡於維園舉辦,因維園的商戶招牌高,方便她看有什麼攤檔。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港隊一日添兩銅 女團乒乓、空手道齊創歷史

獲頒浸大榮譽人文博士 周潤發:多謝香港這個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