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間中醫醫院由香港浸會大學承辦,位於將軍澳百勝角,將設400張病床,每年診症量預計31萬人次。中醫醫院將會在後日(30日)動工,預計2025年落成,同年第二季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及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今日主持中醫醫院籌備啟動儀式。
醫院樓高9層,設有400張病床,當中250張為住院病床、90張日間病床、40張兒科病床及20張設於臨床試驗及研究中心的病床,每年診症量預計達31萬人次。醫院設有70間診治室及45間治療室,亦會提供少量社區外展服務。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指,醫院將提供6科分科,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及針灸,但不會提供急症室、全身麻醉手術、深切治療及分娩服務,以集中醫院於中醫方面發展。醫院亦會提供以中醫為主,西醫輔助的服務。.
在建築設計上,醫院會採用自然光,以光線、顏色達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元素,會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亦會設有包含中國植物的植物園。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政府將為硬件配套出資,包括用地、建造工程、儀器以及主要資訊科技系統等,亦會撥款資助醫院總體約5成至6成半的服務。
中醫醫院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服務契約包括10至15年醫院服務年期,連同籌備工作等時間,整體合約期為20至25年。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望能帶來優質服務,為香港及大灣區中醫醫藥發展帶來貢獻。浸大校長衞炳江則希望能促進醫療服務變革,亦會安排學生實習。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屯馬線全線通車首個工作日遇黑雨人流不多 有市民稱用新線較方便車費減
外傭組織指疫情下外傭受虐問題嚴重 有印傭指被男僱主性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