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網上轉售補習筆記成風 學生版權意識不足

不少中學生為準備公開試報讀補習課程。本報發現有大量社交平台用戶,出售二手補習筆記,涉嫌侵權。

為備戰公開試,不少中學生會到大型補習社補習。有學生在考試後,經由二手買賣平台轉售補習名師的筆記獲利,但並無意識行為屬侵權。律師指未經授權轉售二手筆記屬違法,但坦言網上交易難以規管。

買賣雙方不知刑責 警告字句形同虛設

本港補習風氣盛行,不少學生完成公開試後,在網上放 售 補 習 筆 記。 在 社 交 平 台 Instagram 及 二 手 買 賣 平 台Carousell 搜尋「補習筆記」等關鍵字,可獲逾 72 萬宗搜尋結果。

正就讀香港科技大學三年級的謝同學,曾在 Instagram轉售補習筆記。謝考完中學文憑試後,為免補習筆記囤積家中造成浪費,便將補習筆記放上 Instagram 售賣,順便賺取零用,最後成功出售一系列化學科、經濟科和英文科的常規課程筆記,每套售 400 至 500 元,合共賺取數千元。對於筆記上印有「未經授權,不得轉售或翻印」的警告字眼,謝表示有留意,但不以為然,認為警告阻嚇性不大,因身邊有不少同學買賣筆記,但未聽聞有人被捕。而補習名師在課堂上亦無提醍學生不要轉售筆記,故他對於轉售筆記的法律問題一無所知。

就讀香港教育大學三年級的張同學,曾在 Instagram 購買一套補習社遵理學校中文科老師林溢欣的常規課程筆記,「當初買筆記是因為覺得補習費很貴,不想家中負擔太重,買筆記也能學習到課堂知識。」但她也表示不清楚買賣補習筆記的相關刑責。張又說,雖然沒有上過林溢欣的課,但大致明白筆記內容,足以作為參考。據遵理學校網站資料顯示,林溢欣一期四堂的中六常規補習課程收費 680 元,而張同學以 400元從網上購入包含七期中六常規課程內容的筆記,可比報讀課程少付逾 4 千元。

二手買賣平台應用程式 Carousell 發言人指,有留意買賣二手補習筆記涉及侵權問題,當有版權持有人或執法部門聯繫,會提供相關資料,以確保 Carousell 為安全及可信的買賣平台。發言人表示如發現用戶買賣侵權商品,會立刻將有關商品下架,甚至終止相關帳戶。本報亦曾向 Instagram查詢,惟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轉售筆記或觸合約法 網上交易難規管

根據《版權條例》,除非得到有關作品的版權擁有人的特許或獲法例豁免,否則自行或授權他人作出任何受版權限制的行為,可構成侵權。侵權行為意指以售賣、列印、抄襲、轉載等的方式損害版權擁有人的利益,除民事責任外,亦可招致刑事制裁,最高刑罰為可被監禁 4 年,及每份侵權物品罰款港幣 5 萬元。

就轉售筆記問題,律師梁永鏗以點對點下載的傳輸軟體作例子,指若有人買了一隻唱片,然後放上大眾平台予公眾下載,或用作任何圖利之用,即屬侵犯版權。所以他提醒同學即使曾上過某名師的課堂,筆記的版權仍歸持有人,即創作筆記的補習老師所有,故轉售筆記即屬犯罪。

梁永鏗又提出,報讀補習班前所簽定的課堂守則內,列明不可轉售筆記,若學生售賣筆記即違反合約法,補習社可以透過民事訴訟向學生追究。惟他指以網上平台買賣筆記難以規管,因為現行社交平台或二手買賣平台,非採取實名制,用戶申請帳號時毋須提交身份證等個人資料,所以政府在執法和規管二手買賣筆記方面有難度。

報名補習課程時,學生須簽署守則,確保課堂中的講義不可外借、影印、複製、售賣等。

補習老師:轉售筆記當宣傳

補習社英皇教育中史科老師 Shinno Choi,對學生在網上售賣筆記持開放態度。她指曾有學生購買筆記後,認為教學內容吸引而報讀她的課程,故她認為轉售筆記可讓沒有報讀課程的同學,了解她的教學方式,是宣傳機會。Shinno Choi 又表示,筆記並未涵蓋所有教學內容,學生需要在課堂上抄寫重點 ,相信沒有報讀的學生不會明白筆記內容,為保障學生權益,也會把一些非重點的內容放入筆記魚目混珠。不過,她坦承現今沒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杜絕轉售筆記的問題。

補習社現代教育數學科老師 Dick Hui 則認為,每一位用心製作筆記的老師,都希望同學尊重知識版權,且轉售筆記對報讀課程的同學不公平,明言不希望情況繼續,但不會故意在筆記中,加入只有上課學生才明白的內容,只「希望同學可以自律」。

海關回應指,會致力打擊版權及商標的侵權活動,以維護知識產權擁有人、市民和正當商人的合法權益,但表示沒有違法轉售筆記的檢控數字。對於有學生不清楚售賣二手筆記屬侵權,知識產權署指會不時製作相關的政府宣傳片,並推出學校活動向學生傳播尊重創意、停止網上侵權及版權保護等訊息。

補習社現代教育的數學科老師Dick Hui 認為,同學應該自律拒絕買賣筆記,並希望同學學懂尊重知識產權。( 受訪者提供)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水務署宿舍空置4年 學者建議活化建築

濫收單據成浪費 環團倡電子收據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