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球特殊學童社交 培養耐性專注力
- 記者:林浩廉編輯:顧志恒
- 2017-12-29
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常因學習困難被同輩誤解,影響學業和社交發展。有前教師引入結合棒球、網球和羽毛球三項運動的新興球類運動──旋風球,盼助SEN學童重拾自信。有精神科醫生指旋風球具新鮮感,適合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症的學童。
規則簡單易上手 旋風球助特殊學童社交
現年12歲的自閉症學童Kevin四個月前開始接觸旋風球。他碰巧遇到正在授課的旋風球班後,便對旋風球著了迷,大喊「我要玩!」其母吳太遂為Kevin和弟弟報名,一起學習旋風球。吳太指Kevin接觸旋風球後社交能力獲改善,從以往抗拒與陌生人溝通,至主動與新加入訓練班的學員聊天,並能直視對方,與人之有眼神交流。

課程旋風球相輔相成 實戰中助理解他人

原為輔導老師、現為香港旋風球總會的創會主席彭樂謙近年引入旋風球,盼能從體育入手改善特殊學童的學業、社交和表達能力。他指,旋風球須與教學課程相輔相成,才能全方位改善特殊學童的身心發展,「SEN學童是一輛安裝了單車剎車器的法拉利跑車,(他們)與一般小學生的智力和能力都一樣,甚至是資優生,只不過他們有某一種學習困難,需要別人的幫忙。」
旋風球代理公司Master Edutainment創辦人岑智榮則認為SEN學童可藉旋風球中,重覆鍛鍊投球的過程培養耐性,並從實戰中學習理解他人的想法,因旋風球需要鬥智鬥力,預測對手的攻擊方式。
新興旋風球減學生間差距 努力可獲勝

精神科醫生趙珮瑜認為,旋風球具新鮮感,一般小孩都從未接觸此新興運動,讓SEN學童在學習時不會因進度有明顯差距而感到挫敗,並能從中明白只要努力也可比同輩厲害,增強自我形象。而且SEN學童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較大,投入感亦較高,減低其半途而廢的可能。
趙又強調,旋風球規則分明,既可以教導SEN學童團體合作,明白到自己在隊伍中的崗位,亦能培養耐性和學習服從指令,十分適合「坐不定」的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學童。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問題學生到港隊教練 黃正廷跳出堅毅人生

電動代步工具歸類「汽車」 須登記卻沒門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