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社政

倡閒置校舍變住屋 政府官僚成阻力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推出多個基層住屋政策,早前的施政報告中亦提及住屋團體倡議多年的過渡性房屋,指會作進一步研究。惟團體所提出改建閒置學校的方案並未有納入政府之列。有建築學者認同改建閒置學校可行;關注基層住屋的組織認為,改建閒置校舍成為住屋,面對不少官僚阻力,政府必須「拆牆鬆綁」才能成事。

倡改閒置學校 劏房戶有意過渡性房屋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表示,推出「侖居」方案時曾詢問街坊意見,發現普遍關注共住的私隱問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及香港珠海學院聯同多個關注團體早前推出「侖居」方案,倡議改建閒置學校為過渡性房屋,讓等待公屋逾3年、現居於劏房等不適切住房的市民入住。方案以閒置近10年的觀塘道前聖約瑟英文中學作藍本,建議以組合屋形式拼砌約100個2至4人單位,可供約380人居住。

霞姨(化名)一家四口居於大角咀工廈一間不足300呎劏房愈一年,她對「侖居」方案感到期待,「 對住的要求不多,簡簡單單有地方睡、有地方煮食就足夠。」她認為與其長期空置學校,不如讓他們有一個較合適的容身之所,「 我都不想做違法事,但實在租不起市區樓,亦不知何時才能輪候到公屋。」

霞姨(化名)因付擔不起市區大廈單位的租金,一家四口只能住在工廈劏房。

改建時須加強排污 嘈音防火問題可解決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指,「侖居」方案中,每個單位均設獨立廁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學課程主任李浩然表示,本港戰後興建的學校的設計大多符合住用用途,學校與住宅結構上一樣,樓面本身有一定負重力,可供多人入住。不過住所需添加個人廁所及廚房,改建校舍時亦須加強排污等配套。

觀塘道的前聖約瑟英文中學閒置近10年,校牆上早已貼滿街招。

李浩然又指,學校或須加裝額外的外部樓梯作防火通道,以符合防火的要求。當中最重要是校外設有供消防車及救護車行駛的緊急車輛通道,以他觀察,前聖約瑟英文中學附近已設置有關通道。陳穎彤重申「侖居」設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建築本身設計便符合消防條例;而我們雖使用組合屋,但單位一定有窗,符合採光要求,再改建亦會符合所有安全條例標準。」

在噪音管制方面,記者在月初到聖若瑟英文中學視察,並以手機程式作分貝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校舍附近環境的聲浪介乎77至82分貝,比同區的住宅區高約9至15分貝。李浩然認為校舍可加裝雙層玻璃隔音窗,或於馬路旁設置隔音罩,以減輕噪音問題。他又認為按現時的技術,改建校舍成為適合居住的地方並不困難。

在日間,前聖約瑟英文中學校舍附近的聲浪介乎77至82分貝(圖),比同區的住宅區高出約9至15分貝。
在日間,前聖約瑟英文中學校舍附近的聲浪介乎77至82分貝,比同區的住宅區高出約9至15分貝(圖)。

改建需改變土地用途 組織盼政府拆牆鬆綁

規劃署經中央調配機制檢討的空置校舍當中,仍有10所學校未訂立長遠用途。而教育局交予與地政總署可作短期用途的空置校舍有35所,教育局本身亦有20所空置校舍。陳穎彤認為,現行條例上不可能豁免建築安全條例的標準,但希望政府能豁免改變土地用途的條例,「要豁免才能從規劃署手上取得用地,轉做過渡性房屋,要當局拆牆鬆綁才能做。」

陳穎彤表示,組織在9月曾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見面,當時陳帆稱值得考慮把閒置校舍改建成過渡性房屋,但仍需參考更多文件。陳穎彤認為計劃的關鍵在於政府是否「開綠燈」,讓規劃署及教育局讓出閒置校舍用地作房屋用途,「假若林鄭表示願意,有關官員也會自動配合。」

截至今年6月底,一般家庭輪候公屋時間重回4.7年高位,偏離上屆政府的「3年上樓」承諾。

運房局回應指,政府會如施政報告所述,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不過,早前的施政報告中,所列出的可考慮措施,並不包括改建閒置校舍成為過渡性房屋。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街角舞出浮光掠影 港產 Poi 藝人歎仍屬小眾

整筆撥款制度致人手流失 籲加入新一輪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