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病床供不應求 應檢討醫療資源運用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指出,將持續增建、重建及擴建公立醫院,共增加2800張病床。而本年財政預算他提出預留2000億於10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重建及擴建公立醫院,額外增加5000張病床及將手術室數量增加40%至320個。不過目前本港公立醫院依舊出現病床不足問題,有學者表示,在增加病床數量同時,應檢討醫療資源運用。

 記者、攝影:黃靖茜  編輯:陳頴詩

 

善用醫療資源成關鍵 

根據食物及衛生局資料顯示,2015-16年度在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將軍澳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和律敦治醫院合共增加250張病床。惟醫管局數據顯示,於流感高峰期間,16間公立急診醫院的內科病房,整體佔用率一直維持在100%以上。

 

現時,部份領取綜援的病人利用免費住院福利佔用病床,亦有病人因留院能獲得照顧,而拒絕出院,令床位不能有效地被使用。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營養研究中心總監胡令芳教授建議醫院應限制非必要入住人士的住院天數,並改善社區醫療設施,定期派醫護人員前往社區中心幫助基層人士。屯門區議員陳文偉提議政府可將資金用於改善公立醫院的藥物質量,減少病人復診次數,提高效率。

 

醫管局:將加快病人流轉

陳文偉表示雖然10年醫院發展計劃中會增加5000張病床,但10年才能落成,根本滿足不了香港目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需求。床位不足的問題多年來仍未解決,醫管局回應指,會加快將情況穩定的病人轉介至聯網內的復康醫院,並增加巡房次數,改善週末及長假期的病人流轉,避免佔用的情況發生。 

等待就診的病人躺在走廊中擺放的臨時病床上。
等待就診的病人躺在走廊中擺放的臨時病床上。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中資大肆收購港媒 港新聞自由受挫

百億推公私營協作計劃 業界憂喜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