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夢想 自主人生路 手工印章工藝師楊紹瑱
- 2015-10-13
此時此地,想實踐夢想,可能會先被問「1個月可以賺幾多?能否買車上樓?」手工印章工藝師楊紹瑱(Alice)跌入人生低谷後,重新定義「夢想」一詞,毅然重新發展新事業,逆主流而行。她說:「我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現以手工印章為業,藉印章的圖案傳達文化保育訊息。
文字、攝影:陳凱晴 編輯:宋亮凝
畢業後順利找到一份穩定的文職工作,20多歲結婚,Alice人生的頭40年,仕途順利、婚姻美滿、人際關係良好,她形容自己的人生「差不多一直向上。」18年來,她一直當平凡的上班族,生活在既定的模式中,沒有興趣,更遑論夢想,假日只懂與丈夫吃喝玩樂。
一帆風順後終跌至人生谷底
2007年,Alice遇上人生第一個巨浪,跌進低谷,同時失婚、失業,沒有伴侶時刻在身邊分擔一切,又被共事多年的老闆遣散,「突然失去所有,前路茫茫,很徬徨,心情很低落。」
翌年應友人邀請到台灣經營餐廳,卻因從未有服務性行業的經驗而失敗。2009年回港在連鎖便利店、咖啡店等工作,她慨嘆「每天只是工作和睡覺,只是捱日子,沒有生活。」
投入印章創作 生活改頭換面
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Alice偶然翻開從台灣買回來的手工印章書,豈料亦翻開了人生的新一章。看著印章書,她發現自己對印章非常有興趣,開始透過書本及網上影片自學製作。手工印章對Alice來說有種難以言喻的魔力,專注創作時她能靜下來,沉澱自己,重新思考將來的路。她問自己:「過了40多年只有工作和吃喝玩樂的生活,我還想過朝9晚5上班的生活嗎?」
手工印章讓她相信,生活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她為此放棄全職工作,考取專業資格,成為印章工藝師,以賣印章及開班授徒的收入維生。雖然收入不及過去全職工作的時候,但Alice強調要自主人生,不想再過著只有工作,無法自主的生活。「製作手工印章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由天馬行空設計圖案,到慢慢雕刻,中途可能失敗,刻斷了要重新開始,但當看見成品時,就會十分滿足。」Alice拿出作品逐一介紹時,露出滿足的笑容,眼中是滿滿的驕傲。
靈感來自社會 用印章出一分力
Alice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和社會議題,眼見社會愈來愈多虐畜事件,她就製作一些可愛的動物印章,傳遞愛護動物的訊息。她亦曾替不同組織製作印章及明信片作慈善用途。
看到各地的手工印章有濃厚的本土氣息,啟發Alice製作與香港本土文化有關的印章。香港的特色事物,如電車、渡海小輪、舊水壺、蛋撻、舊信箱,及舊建築;藍屋的外形、地磚及陽台、和昌大押,都在Alice的印章中呈現出來。她在每個印章旁配上一小段文字,藉此介紹香港,傳達文化保育的訊息,又成立「印文化堂」,為香港故事館製作有灣仔特色的明信片,定期在香港故事館擔任導賞員向公眾介紹灣仔舊區。
成為印章工藝師,不但讓她重新擁有自己的生活,更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社會出一分力。對她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透過印章來分享快樂,「創作時,透過製作印章令自己快樂,教授時,令他人透過製作印章令自己快樂,傳遞快樂就是我製作印章的最大理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樹木管理多漏洞 外判樹藝師質素參差

風中感悟人生 陳健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