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書風景 談書籍之美學
- 2015-02-23
提到司馬光,很少人知道他原是愛書成癖的佼佼者:看書前,司馬氏會先潔淨書桌,藉以茵褥,他嚴禁自己空手捧書,一怕沾污書本,二畏觸動書腦。連翻書也尤其講究,「先以右手大指面襯其沿,再以次指撚而夾過,以防揉熟紙張」。除此,愛書者,亦有索書成癖者和日中曬書人,就連偷書賊也被冠以美名,喚之雅賊,可見書的魅力非同小可。時至當代,愛書者除了愛書中的黃金屋,不少也愛書面站著的一位顏如玉。
記者:李卓穎 朱潔玲 編輯:黃雅婷
走進書店,四面卷軸盈滿,琳瑯滿目,七彩的封面奪人視窗,作為一個書籍設計師,胡卓斌堅持書籍設計不是為書「扮靚」,更重要的是揣摸讀者的心。
「我的工作像道橋-不是要把美觀當作書的本體,而是希望透過美學,將讀者引領到文本面前。 」
書有 情性
像人一樣,書有性情,了解一本書的性情,先自外表,再看書名,接著是作者,最後是內文。因此,書籍設計師在設計以前,要經過重重的資料搜集,盡量看畢全書,或與作者進行多次對話,以找到書籍「理論上的模樣」。「每本書都有其獨特的一面,讀者一看就會知道它是否就是他們想要的。文學書一般會較有詩意,觸感要好一點,而工具書的功能性就要較強,如字典和索引。」設計師摸清書的底細後,甚至會為作者提供意見,像林一峰的散文集《半滿 半空》原喚作《在真理與詭辯之間》,但原本的名字時又真理時又詭辯,驟聽之下令人卻步,卓經過了解與交流後,明白了林一峰「半杯水」的哲學,建議他更改書名。最後成書以「相對」為念,在編輯上也下了點功夫,連目錄也全是相對的字眼,如感性、理性,強、弱和危、機。最後,《半滿 半空》成書沒有那只人人預想的「杯子」,唯有半頁藹藍映入眼簾──書是半空也是半滿。
書期 有會
寫書的人,賣書的人,畫書的人都是愛書的人。胡卓斌因為喜歡書,故由品牌設計師轉做書籍設計師,憶起當時,光陰似箭,「當時沒有人做這行,四、五年前了。台灣的設計盛行後,香港也漸漸多了這方面的人材。」同為書籍設計師的陳曦成,不知是對作品的珍重或是職業病,他帶來的每本書都以透明膠袋一一封好--日本茶道以「一期一會」來勸勉人們要珍惜每次茶會和眼前人,書本是陳曦成心中的「茶」。
《築角》是陳曦成設計的叢書,主要以香港和東京建築為題。因第一本各章字數不一,有長有短,為了解決排版問題和提升設計感,他將每個章節的頭段排成建築物形狀。到了第二本書出版時,他就要求作者每章都要提交字數相若的簡介,最後設計成一套整齊易讀又具特色的一系列叢書。
計算 完美
胡卓斌與陳曦成皆對自己的作品有著極大的堅持,他們深信香港出版業會被台灣的風氣帶動,「不少人覺得香港人不看書,其實香港人買很多台灣書,一些在香港不會逛書店的人,到了台灣都會去逛誠品,可見不是人們不看書,而是本地出版做得不好,令人覺得與其買書,不如買其他東西」,胡卓斌笑說。因此,他們用心設計,希望香港可以變成看書之都,但設計是美學,沒有固定和完美的答案,他們只可以在「假設」與「計算」中努力做到最滿意。「書不是罐頭,不可以永遠都是同一個物料,坊間的出版社不少因為訂了某種書紙或某種書紙比較平,就固定每一本書都是那模樣的,永遠都是那個比例,那個材質。」於是胡卓斌的設計尤重材質,希望每本書都能有特別的觸感,如《慢風街》就用了一塊真的水松木作書。而陳曦成則在字體上堅持多花心思,縱使大型出版社工作需面對成本限制,他仍會為每個書名的重新鑄形,是以他的封面從來都沒有重複的字型。
「不是每本著作都有再版的機會,印刷以後可能再沒有機會修改,所以任何著作都要確保它的一絲不苛」。
學子 初成
前人走來的路從不輕省,而今年剛從浸大視覺藝術院畢業的Machai,參加了YMCA Arts的「自發作」創意DIY書展,初嘗書籍設計的滋味,「由建構概念、排版、畫圖、色彩編輯、印刷、釘裝和擬定價格,全部都是由自己『獨裁』」。她的《奇異奇》從「恩典」延伸到《奇異恩典》一曲,到最後以奇異果為封面包裝,「書籍設計可能不是講求效益的香港所重視的。可是生活可以有一百種態度,看你想要以工作維生,還是生而為工作。」水泥地不易長出嫩芽,但她仍堅信「絕處會逢生」,再刻板的設計環境也能走出一條活路。
書內 書外
書能有人為其浪擲千金,就是生得逢時。中大學生兼逢時書室的成員黃嘉希(Pearl)和高琼銘(Ko)對書籍的設計頗具要求,她們會特地購買精裝版,甚至一書儲齊不同版本。「封面會直接影響書的風格和整本書的感覺,像盧凱彤的結他書《High On Strums》,除了有手繪的結他譜,還有穿上書套就好像她背著結他般,頓時令音樂這個主題變得突出」。而Pearl的私人珍藏是《早安!同學早》,藍白的菱格中,劃上橙色的幼線,再又是橙色的底色,用白字寫上書名,繽紛的幾近稚氣,「書的封面利用活字印刷營造出凹凸不平的效果,與內文所介紹活字印刷互相呼應,香港出版的書不夠重視設計,如果遇到有心人願意花心思在書籍設計上應好好珍惜。」席上,她們如數家珍開,興奮如小孩,舉手投足都體現了對書的珍惜。
人生在世,有書在側,永恆不寂。遊歷書海,可睹作家、編輯和設計師留下的無數足印,隱藏心思。
與書相遇,不妨慢讀,
站在造書人搭建的橋上,除看文字的細膩,亦窺設計的巧思,慢賞書本的風景……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學舌鳥為嘲諷而生為自由活
石屎綠洲 科士街百年石牆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