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100億iBond 投資者歡迎
- 2014-02-26
財政預算案建議第四度發行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發行不多於一百億港元的三年期iBond債券。有投資者表示歡迎,會考慮繼續投資。有學者則指發行量供不應求,建議政府增加債券額至二百億。
記者:李卓穎 編輯:陳浩暉
持有兩手iBond的黎太歡迎政府再次發行,她指現時的銀行利息低,iBond是穩健的儲蓄產品。
持有股票和iBond的投資者廖玉芬就表示,iBond的投資利潤不高,實質作用不大。不過她認為市場上可投資的產品不多,現金又不保值,會繼續考慮購買iBond。
大學生林小姐則表示,iBond沒有任何風險,適合作長遠投資,但個人資產有限,暫不考慮繼續購買。
發行量供不應求 利息難抗通脹
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認為,iBond利率遠高於定期存款,加上市民鍾情於港元投資產品,即使回報率不高都具一定吸引力。不過他認為發行量低,市民可得的數量微不足道,債券利息難以對抗通脹,建議債券額可增加至二百億。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醫保啟諮詢 醫療券加碼二千元

預算案「減糖」 基層大感失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