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學童人口料結構性下跌 學校或需退場 楊潤雄:「以學生利益為最大考慮」
- 2021-10-15
- 港聞
- 記者:徐 尹恩編輯:梁栩焮
- 2021-10-15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15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對於現時學童人口出現結構性下跌,教育局會持續評估和觀察情況,在未來三至五年內調整學校數目,預料有些學校或需「退場」。他強調會「以學生利益為最大考慮」,平衡學位的供應和需求,減低對老師及學生的影響;他又呼籲學校積極跟進及加強學生有關國旗、國徽及國歌的教育。 現時全港有八成公營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被指有學校反映基於整體公平性,教育局應實行全面小班教學模式,楊潤雄表示不認同。認為每區學童人口情況不一,有地區出現學位求過於供的問題,因此未能做到全面小班教學。同時,他提及將會在下星期會向立法會遞交文件,並於會議上與業界討論有關「殺校」和學校搬 …
【推行價值觀教育 學生憂內容抽象】
- 2021-10-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趙玉馨、朱佩瑩
- 2021-10-07
為了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施政報告提到會繼續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另外,又會鞏固價值觀教育,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真偽。有學生認為,價值觀教育較抽象。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編輯:趙玉馨、朱佩瑩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林鄭月娥 #教育 #價值觀教育 #學校 #學生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基本法
調查發現近9成高中生認為學校應自行選擇教學語言
- 2021-09-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編輯:謝逸萍
- 2021-09-22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和香港女教師協會今(22日)公佈調查,逾千名受訪高中生當中,近9成學生表示校方或學生應自行決定科目的教學語言。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教育局應給予校方更大自由度選擇教學語言。香港女教師協會主席周蘿茜則認為,教育局及考評局需要互相合作,檢視現行中學的英文教學及考核內容。 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受訪者沒有足夠信心學校所教授的英文能應付升學、就業或社交需要。周解釋,現時中學英文的教學內容側重應試技巧,如文憑試英文科卷三的聆聽錄音會調整速度、重複重點字眼,讓考生更容易作答,不合乎現實的英語溝通情況,學生在課堂所學的不足以應付日常需要。 她續指,較低成績組別的中學學生以中文作為主 …
教大調查指逾九成家長對子女升小一感壓力 學者倡疫下提供更多支援
- 2021-08-2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8-24
新冠疫情持續,幼稚園多度停課或轉為網上授課,不少幼兒未完全適應好幼稚園生活,已要在新學年升讀小學。香港教育大學調查發現,超過九成的幼稚園高班(K3)家長在幫助子女升讀小一時感到壓力,過半受訪者更指其子女對升讀小一感到焦慮。學者建議為家長提供更多支援,適切地回應幼小銜接的需要。 近五成四家長表示子女出現焦慮 近九成九家長冀獲支援 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在今年5月13至6月15日期間,向58間幼稚園及網上做問卷調查,共收回825名K3家長回應。調查結果發現,接近九成三受訪的K3家長對在疫情下教養子女感到壓力,主要壓力來源包括子女學習進度及行為問題。其餘原因則包 …
教協宣布解散 馮偉華:教協承受巨大壓力
- 2021-08-1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王春媚
- 2021-08-10
有48年歷史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宣布解散。會長馮偉華指社會和政治環境的變化,及近期的急劇發展,使教協承受巨大壓力,理事會一致通過解散教協,啟動解散程序。 作為全港最大工會,教協向9.5萬名會員發信宣布解散決定,指因最近社會、政治環境急劇轉變,教協面對愈來愈多批評,理事會一直盡力尋找解決方法延續協會,但無奈情況惡劣,昨晚一致決定解散教協。會長馮偉華形容,解散教協是一個艱難、無奈和痛心的決定,也是個深思熟慮的決定。「這個決定是來得突然,我們認為過去這個星期形勢沒有改善,所有批評仍然是四方八面,壓力仍然很大,只可以說上星期的努力沒用, …
92%小六學生獲派首三志願 有家長冒雨陪子女「叩門」
- 2021-07-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7-06
2021升中派位結果於今日(6日)出爐。有學生獲派心儀中學,向家長報喜相擁。亦有學生派位結果不理想,在家長的陪同下冒雨前往心儀學校「叩門」。有小學校長稱,今年派位成績十分理想,接近九成四學生獲派首三志願。 早上八時,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外已有大批家長在校外等候校方公布升中派位結果。該校今年接近九成四學生獲派首三志願,超過全港平均水平,校方表示派位成績十分理想。當中,八成半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不少學生成功入讀九龍華仁書院、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等傳統名校。 陳同學獲派首志願的傳統名校九龍華仁書院。他表示疫情下,學習心態受 …
政府消息:預計本星期內批准復必泰接種年齡降至12歲 許樹昌:外國研究指12-15歲青年接種後未有嚴重如面癱副作用
- 2021-06-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今日一致通過降低復必泰接種年齡至12歲,政府正審視建議,消息指預計今個星期內可公佈決定。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外國數據證明復必泰疫苗對12-15歲青少年的保護率為100%,接種後亦無嚴重的不良反應,中和抗體亦較16歲以上人士高倍多。有中學生表示擔心疫苗副作用,視乎情況考慮接種。 12歲的陳同學說:「我不會冒險。」他表示暫時不會接種疫苗,亦不會因政府禁止未接種人士出入學校而接種。他又說曾有家人接種復必泰後感不適,因此對疫苗欠信心,若更多人接種疫苗後未有不良反應,才會再考慮。 60多歲的鄺婆婆 …
政府研降低注射疫苗年齡 梁栢賢:暑假前未必做到
- 2021-05-2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0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政府有意將注射疫苗年齡組別擴大至12至15歲,正與藥廠溝通。疫苗接種計劃工作小組成員梁栢賢表示,暑假前降低年齡組別機會不大。聶德權亦指出疫苗供應充足,呼籲市民打針,不要浪費疫苗。 聶德權指,藥廠數據非常重要,有數據後交由專家委員會審視安全和綜合其他國家數據,再與教育局商討外展注射計劃。當一齊程序完成後,加上鼓勵和推廣,政府亦會加緊落實,相信很快成事。「始終接種疫苗是在市民知情和同意之下進行,也是為了保障自己和身邊的人。」梁栢賢亦表示,暑假之前完成機會不大,若能在開學之前完成是一個好開始,「倘若七至八月時學生已有免疫屏障,回到 …
特首:相信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穩定
- 2021-05-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隨着香港實施《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她深信香港再次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亦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各行各業有益處。 林鄭月娥為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和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揚帆起航,灣區翱翔」青年網上論壇致辭指,香港創科努力和成就得中央肯定和大力支持,她表示高興。政府會繼續積極研究促進香港和內地跨境金融科技應用措施,特別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 她又表示,政府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平台給進駐的企業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發展,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內和金融行業的科技發展。 她又說截至4月30日,一共有321間 …
教聯會調查:8成小學稱欠中層跟進國安教育 盼財委會盡快撥款加人手
- 2021-04-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栩焮、蘇啟康編輯:趙婉婷
- 2021-04-22
教育局二月初向全港中小學發出國家安全教育指引,提到學校應設立工作小組或委任專責人員,負責統籌和協調國安教育工作。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調查發現,超過8成受訪校長及副校長表示需要增加中層職位及專責課程主任跟進,教聯會希望當局盡快通過相關撥款,有助推動國家安全教育。 教聯會本月中旬向全港小學發出問卷,一星期後收到281份回覆。結果顯示,超過8成受訪者指中層職位不足,難以安排專責人員跟進,影響推行國安教育的成效,有7成半學校指教師對相關課題不熟悉。同時,有近8成學校表示在小學增設「國情國安教育統籌主任」職位對學校推行相關教育有很大幫助,亦有九成半受訪者表示支持立法會盡快通過小學中層人手及薪酬架構撥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