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民主黨大會約110會員投票 逾九成贊成中委處理解散

  • 新報人
  • 記者:蘇俊希編輯:黃智瑩
  • 2025-04-13

民主黨今(13日)舉行特別會員大會,議決有關授權中央委員會處理解散工作。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有超過110名會員參與投票,當中逾九成贊成議決。他未有正面回應會否在年底立法會選舉前解散的問題。副主席莫建成其後補充今年內未必能完成所有程序。 參與特別會員大會投票的會員人數超過110人,當中64位會員親自出席表決,其餘是授權票。羅健熙指超過九成會員贊成議決。 羅健熙強調今次並非決議解散的會員大會,只是授權中委會處理,讓中委會能作進一步安排。他指現時未有召開通過清盤的會員大會的確實時間,需先處理財務及行政上的安排,再進行清盤程序。他又提到今次的大會較多人出席,相信之後正式投票解散的會議會有更多人出席。 …

港聞

採訪手記Podcast|Pokémon對戰成熱潮 翻開卡牌背後故事

  • 新報人
  • 記者:陳詠鋒、蘇俊希編輯:黃佳穎
  • 2025-04-10

  你的手機有下載Pokémon嗎?還是堅持追求實體卡牌對戰?無論是那一種對戰方式,都是對Pokémon的熱愛。《新報人》希望透過報道,「翻開」兩代人的故事,聆聽他們對於玩法的想法與情感。Podcast中記者會分享採訪經歷。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足本收聽 YouTube按此收聽 Spotify按此收聽 Apple Podcasts按此收聽 記者:陳詠鋒、蘇俊希 主持:黃佳穎 指導老師:林穎茵 不同時代同熱愛 Pokémon卡牌遊戲跨世代

副刊

不同時代同熱愛 Pokémon卡牌遊戲跨世代

  • 新報人
  • 記者:陳詠鋒、蘇俊希編輯:鄭宇霞
  • 2025-04-10

一張Pokémon卡牌不僅是遊戲中的道具,亦是珍貴的收藏品、承載著深厚的情感和回憶。走進線下「道館」(現指卡牌店舖提供於玩家對戰的空間),「訓練家們」手握牌組,聚精會神地思考最佳的對戰策略。他們的思緒隨著卡牌翻動而起伏,時而陷入沉思,時而發出驚呼,整個現場被熱情所包圍。這個虛擬與現實交融的卡牌世界正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浪潮,無論任何年紀或性別,人人都樂在其中。 重拾兒時回憶 延續卡牌情懷 初代卡牌玩家Tim於1999年首次接觸到Pokémon實體卡牌遊戲,他憶述當時電視台開始播放Pokémon動畫,自己早前亦有在GameBoy(任天堂發售的第一代掌上遊戲機)玩過相關的Pokémon遊戲,見證了遊 …

港聞

調查:75%金融機構用生成式AI 研究中心:缺人才兼要加強規管

  • 新報人
  • 記者:陳詠鋒編輯:葉晞琝
  • 2025-04-09

金融學院轄下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今(9日)發布《GenA.I.新時代:促進金融服務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報告,指75%的受訪金融機構已推出至少一個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例或正進行試行計劃和構思,預計未來三至五年比例會繼續上升,但風險管理如模型準確性、數據私隱安全、人才發展及相關法例規管等仍須加強。 研究中心以問卷調查形式收集了55間金融服務機構的意見,包括26間銀行、10間保險公司和19間資產財富管理公司。其中75%的受訪金融機構正試行或應用GenA.I.,報告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升至87%。 有83%受訪的大型企業已經推出至少一個GenA.I.用例,高於小型企 …

財經

政府擬禁加味煙  酒吧業冀設立緩衝期 

  • 新報人
  • 記者:马涔之、劉蒨盈、陳嘉潁編輯:馬 本德、曾詠儀、李煥好
  • 2025-04-09

「水煙有不同的口味,喜歡口味清新可以選花味,喜歡香甜則可以選擇水果味,我很享受一邊品嚐這些味道,一邊與朋友在酒吧閑聊。」21歲的水煙愛好者Jessica經常在週末到蘭桂坊的酒吧食水煙,她認為相比起喝酒,水煙對她來說更吸引,「我很喜歡在酒吧戶外食水煙的氣氛,但擔心控煙政策實施後再無機會感受了。」 香港自1982年首次統計吸煙人口起,推出一系列禁煙措施,包括逐步設立禁煙區、增加煙草稅率等。今年6月,政府正式訂立了於 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 7.8%的目標,並有意進一步擴大禁煙範圍,禁止「加味煙」, 而屬於加味煙一類的水煙亦受影響。有售賣水煙的酒吧東主表示,禁煙政策會對生意造成影響。 水煙(Wate …

港聞

Coldplay演唱會|啟德體育園首允帶樽不帶蓋入場 有觀眾對規定感愕然

  • 新報人
  • 記者:許澤欣編輯:林凱悠
  • 2025-04-08

英國樂隊Coldplay今(8日)在啟德體育園舉辦首場演唱會,體育園首次批准攜帶可重用水樽或杯進場,但就不可以帶蓋。有觀眾對規定感到詫異,表示寧願不帶水樽入場,亦有人於安檢時倒掉水樽內的水,才可進場。   主辦單位早前公布放寬攜帶水樽規定,觀眾可攜帶600毫升以下非塑料或硅膠可重用便攜式水瓶,但水樽不得附有杯蓋及盛載水。有不少排隊安檢的觀眾在等候期間喝掉樽內飲料,或選擇倒掉。雖然官方規定不得攜帶有蓋的水樽,但我們採訪期間,仍見到有觀眾可水樽連蓋進場,並沒有被保安沒收。   樂迷方先生指本身沒有特別留意相關規定,亦沒有攜帶水瓶,但聽到後表示:「好愕然,咁帶個樽嚟做咩,攞嚟接水 …

採訪手記|「無煙校園」見煙頭

  • 2025-04-04
  • 新報人
  • 記者:吳懿洛、余昕蓓
  • 2025-04-04

記者:吳懿洛 — 查證大學生校內吸煙,真的如此嚴重? 老實說,在起題時我不太認為專題能完成。當時想起朋友提過同學很愛吸煙,甚至有人自發放幾個鐵罐在學校附近的煙地,大家便會聚集吸煙。我當時的反應是「有無咁誇張呀」,這亦是我到訪各校時的疑問。萬一找不到校內的煙地、找不到煙頭、找不到目擊證人,專題豈不是不成立?問了各校朋友,很多人都沒有在學校看過人吸煙。幸運是,找到了很多健談的受訪者,得到很多額外資訊,使過程順利多了。完成專題後,發現事實真的「咁誇張」,某些學校的確存在煙竇,滿地煙頭。另一困難是找學校解釋和專家評論,截稿前都沒幾間學校願意提供數據,甚至得不到回覆,亦找不到評論的專家,收窄了專題的討論 …

專題

「無煙校園」見煙頭 宿舍吸電子煙普遍

  • 新報人
  • 記者:余昕蓓、吳懿洛編輯:張智浩
  • 2025-04-04

「大學好多人都會喺Hall(宿舍)食煙,喺嗰度文化食電子煙是好小事。」曾入住大學宿舍的陳同學指室友長期於房間內吸煙,最後決定搬離宿舍。「無煙校園」推行近20年,但記者走訪八間大學,部分後樓梯、甚至草地都見到有煙頭,有學生承認在宿舍吸食電子煙。本報向各大學查詢,有大學回覆若發現違規會警告甚或處分,但就未有披露相關數字。 宿舍吸煙很平常 非吸煙者何處去 浸會大學陳同學的前室友經常會在房間吸食電子煙,「基本上你見到佢,佢都係食緊。」她們的房間只有單邊窗,煙味難以消散,「啲衫有嗰浸電子煙嘅味,最大困擾喺呢度,陣味係辟唔走。」 陳同學曾在洗手間看見殘留的煙灰,懷疑室友會在洗手間內吸食傳統香煙。 陳同學曾 …

港聞

調查指逾六成港島居民擔心聯網合併 新民黨對合併有保留 促醫管局公布細節

  • 新報人
  • 記者:馮煒諾編輯:張智浩
  • 2025-04-03

醫管局早前指因人口變化,計劃把港島東、西醫院聯網合併,預料明年完成,新民黨今(3日)發布「醫院管理局港島東及港島西聯網合併」意見調查結果。近六成半受訪者擔心合併後未來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會受到影響,有過半數受訪者不知道合併計劃。新民黨對聯網合併有保留,又認為醫管局須盡快公布詳情。  新民黨今年3月期間,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1919位居住於東區、灣仔區、中西區、南區及離島區(不包括大嶼山)的居民。調查顯示,69.3%受訪者定期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當中有71.7%擔心合併後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會受到影響 。調查又發現,61歲至70歲及71歲或以上兩個年齡組別的受訪人士中,均有約七成人對「聯網合併」感憂慮。 …

人物

我不識字,但我出書 輪椅天使望餘生報答社會

  • 新報人
  • 記者:陳巧恩、王嘉麗編輯:邵子峰
  • 2025-04-02

人來人往的花園街有一位「輪椅天使」,叫蘇金妹,她投入義工服務幾十年,希望趁自己仍有能力時盡量幫更多人;她更向朋友借錢出版自傳《蘇金妹的傳奇一生》,然後每天穿梭港九新界「推銷」;她希望以自身經歷鼓勵讀者,「蘇金妺都得,點解佢哋唔得?」 十五歲一次意外 開啟義工人生 十五歲那年,蘇金妹與弟妹玩捉迷藏時意外墮下,頭部受傷;康復後她的腰骨開始疼痛,但因為家人不了解傷勢,只用跌打酒為她纾緩痛楚;時值 1967年暴動,醫療服務受阻,延誤了蘇金妹的治療,結果令她雙腳不能動彈。她直言自己當時就像一個「廢人」,「唔食飯,唔做運動,唔梳頭,乜都唔做,我想死㗎。」 意外之後,當年十五歲的蘇金妹對前路感到迷惘,後來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