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專題

圖片實物不符 誇大功效  Instagram商戶涉違《商品說明條例》

智能手機普及,不少年輕人看準商機,利用盛行的手機應用程式Instagram作平台,開設網上商店,售賣衣服、化妝品、文具、瘦身產品等。惟有商戶宣傳貨品時,以「全港至平」、「最抵」作招徠,可能隨時觸礁,觸犯生效三個多月的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記者查詢過五間Instagram商戶,其中四間均表示不知道Instagram受該條例規管。有商戶批評,政府不應以劃一規則監管網上商店及實店交易。 記者:黃雅盈 編輯:魏綺婷

專題

劏房發牌禁工廈 劏房戶可有出路?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於九月初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內容提及發牌規管分間樓宇單位,俗稱劏房。報告建議,可按其衛生情況、樓宇結構、防火設備等多個指標來評定該?房是否合格,惟工業大廈的?房則要全面取締。有工廈劏房戶則反對有關建議,認為應一併列入牌照範圍內,因這是他們的「唯一選擇」。有學者認為,若符合標準,並無工業活動在內的工廈劏房,可考慮保留。 記者:黃凱天 編輯:楊羨庭

專題

劏房發牌好心做壞事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九月初,建議研究劏房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以規管劏房樓宇結構及衛生情況。有劏房戶直斥政府隨時好心做壞事,恐業主會瘋狂加租,揚言會鋌而走險,「為平租會住無牌劏房」。有組織促請發牌前,應增建中轉屋安置受影響戶,配合租金、租住權管制,否則發牌制度形同虛設。 記者:鄺慧敏 編輯:張楚瑜

新報人 2013-14

  • 2013-10-01

政府「五招」改善安老服務

  • 2013-02-27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提出五項措施改善安老服務。今年四月開始發放長者生活津貼,預計會有超過40萬長者受惠。但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服務券不應設資產審查 ,並按長者身體狀況加大資助額。 政府將由獎券基金撥出三億八千萬元, 今年九月起推行第一階段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計劃以「錢跟人走」的模式,讓合資格長者自由選擇服務。

培訓青年航運業人才

  • 2013-02-27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中推出鼓勵青少年就業方案,提出直接資助年青人工作的措施,此計劃有別於現時的「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以現金作誘因,重點資助建造業和飛機維修業,同時亦會加強行業宣傳、推廣及培訓。 曾俊華宣布投放一億元成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以繼續和擴展各項計劃及獎學金,並推行其他新措施,吸引青年人接受相關的技術訓練及升讀專業學位課程,投身航運業,為行業建立有活力和具競爭力的人才庫。

注資150億 關愛基金不能「急用家所急」

  • 2013-02-27

【本報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建議,向關愛基金注資150億,預計每年投資回報超過十億。有團體指,關愛基金多為一次性措施,不能「急用家所急」,而且政府讓民間機構執行項目,是推卸的行為。N無人士則形容此舉無法紓困。

財爺「施恩」點到即止

  • 2013-02-27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任後首份財政預算案出爐,財爺曾俊華宣佈多項紓困措施,與過往派糖內容相似,去年派糖800億,今年縮水僅派約330億。預算案在長者服務、教育各方面的中長期的扶貧解困措施,學者指財案點到即止,僅施小恩小惠。

專題

沙士十年 疫境重生 笑容再現

2003年3月,「沙士」入侵香港,造成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疫戰持續足足三個月。一場「非典型」疫症奪去幾百個寶貴生命,拆散上百個溫馨家庭,更摧毀了香港的經濟和民生。當年六百多萬香港人同生共死,「十年人事幾番新」,各位沙士康復者如今過得好嗎?各位沙士勇士當初的熱誠還在嗎?各位香港人還記得他們嗎?

專題

學生哥 好多功課 港推功課革命遙遙無期

「要不要家課」革命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法國醞釀廢除家課政策;挪威學生要求取消家課;新加坡小學於逢星期三實施「無功課日」......而香港的學生為功課疲於奔命,開夜車屢見不鮮。有指家長望兒成材,飛黃騰達的怪獸心態,助長學校功課愈出愈深、愈出愈多。惡性循環下,終苦了一群莘莘學子。面對國際掀起「要不要家課」革命,香港對實施「零功課」等另類學習,仍然舉步艱難,學生繼續背著千斤重的功課上學去。 記者:張楚瑜、王方南 編輯:黃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