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政府推地勝去年 中產盼續壓樓市

  • 2015-02-25

財政預算案加大私人土地供應,共有29幅住宅土地納入賣地計劃,預計可以提供1萬6000個私人住宅單位,比上年度增加1倍半。地產人士期望未來能夠每年持續供應1.8萬至2萬個單位;學者認為供應量短期內未必可以紓緩樓價,而未「上車」的中產人士望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壓抑樓市。

五推iBond 糖衣抗通脹無實效

  • 2015-02-25

財政司司長宣布再發行第五批一百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協助市民對抗通脹及發展本港債券市場。過去四期ibond的迴響不俗,多次出現超額認購的情況,但學者按政府數字估算,第五期iBond的派息率會因通脹放緩而下調至約3.5%。

中港姊妹學校 細節未明憂政治化

  • 2015-02-25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指出,會於未來三年增撥2億500萬支援青年人到內地交流和實習,配合特首在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到的「姊妹學校計劃」。「姊妹學校計劃」至今推行十年,政府今年首次提出津貼參與計劃的學校,每校每年將獲得12萬元,惟教育局未就資助落實任何審批及申請細節。

1億3000萬加強託兒服務 幼園:回唔到本

  • 2015-02-25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1億3000萬元加強託兒服務,政府期望措施能釋放婦女勞動力,但幼兒界人士和家長質疑撥款1億3000萬只是「半粒糖」,不單無助婦女兼顧家庭和工作,對幼兒中心及幼稚園沒有實質幫助,亦無助解決教師工作負擔沉重及流失率高企的問題。

財爺派糖 中產受惠不全面

  • 2015-02-25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宣布向中產「派糖」,包括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退稅百分之七十五,上限各增至2萬5000元;寬免新年度首兩季的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2500元;而子女基本及額外免稅額將由現時的7萬增至10萬,個人及父母免稅額則維持不變。中產家庭表示派糖基本符合他們的預期,但尚未結婚生子的中產表示失望。

派糖略為增加 N無人士被忽略

  • 2015-02-25

本年度政府的財政盈餘高達638億,財爺稍微「加糖」,綜援、。有低收入長者認為紓困措施聊勝於無,但有N無人士表示無法受惠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狠批「不合格」。

公私營協作擴至全港 計劃持續性存疑

  • 2015-02-25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將設立基金,利用投資回報,擴展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至18區。醫療界人士表示,政府以基金推動計劃,穩定性成疑,對計劃的可持續性有保留,但計劃有助改善現時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

推多項醫院工程 區議員指力度不足

  • 2015-02-25

現時公立醫院的門診及牀位數目嚴重不足,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撥款810 億元推行多項醫院工程,已動工或正在規劃的項目包括啟德發展區的全科急症醫院第一期、天水圍醫院、香港兒童醫院,以及重建廣華醫院、瑪麗醫院和擴建基督教聯合醫院等,合共增加2800張病牀,以應付長遠的醫療服務需求,但有區議員指政府需增加更多醫療資源。

逾百億建新醫院 人手不足配合

  • 2015-02-25

針對公共醫療服務不足問題,財政司司長於上年度財政預算案大幅撥款五百五十億予醫院管理局興建及重建多間醫院,並增加一千四百張床位。醫管局數據顯示公營醫院去年只聘請了34名新醫生,數目遠未能填補68名即將於2016年退休的醫生。即使政府撥款興建新醫院,或未有足夠醫生應付。

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計劃 進度慢 人手缺

  • 2015-02-25

上年度預算案提及向獎券基金注資100億元,推出「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稱「特別計劃」),鼓勵社福機構善用擁有的土地,增加安老和康復服務設施。截至本年二月,政府已通過3項申請,預計合共可提供1405個安老宿位及948個復康服務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