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專題

岩洞發展隱藏的危與機

政府近年積極尋求更多土地供應,並計畫發展地下岩洞,安置社區設施,將土地進行多層發展,疏導人流和車流。 岩洞開發在香港已不是新鮮事。1995年竣工的赤柱污水處理廠、位於港島中西區的廢物轉運站,以及狗虱灣的爆炸品倉庫等,都是香港成功建成的岩洞項目。有工程師指,近年本港岩洞運用並不多元化,應仿國外新穎的項目大力發展;但有學者認為開發岩洞作用不大,而且範圍有限,成效甚至低於發展地下空間。

樂遊西環 戲演社區

  • 2015-02-23

西港島線正式通車,當區交通大大改善,由尾站堅尼地城出發到中環只需七分鐘,令居民出入更方便。地鐵延伸帶動當區發展,同時為地區文化帶來衝擊,一些傳統老店、居民的人情味逐漸消失。兩名扎根西環的年青人以社區藝術的形式,讓更多人在時代巨輪下細味西環文化。

港鐵西延 居民見證小區變化

  • 2015-02-23

西港島綫上月底正式通車,是港鐵10年內新支綫鐵路工程中最早開通的鐵路延綫。西區居民來往市區的時間因此而大大縮短,「地鐵效應」隨即帶旺人流,知名大學學府成新旅遊勝地、小店相繼不勝租金負荷而結業,有市民嘆港鐵開通後西環變天,恐社區文化漸被磨蝕。

石屎綠洲 科士街百年石牆樹

  • 2015-02-23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每每大興土木,真正的綠地森林都要讓路給冷峻的石屎高牆。而科士街的一棵百年古樹,不僅絞殺了依附的石壘高牆,而且還「扼殺」地鐵車站的規劃原址,迫使港鐵更改堅尼地城車站位置以及斥資七億五千萬進行保育項目。

戀書風景 談書籍之美學

  • 2015-02-23

提到司馬光,很少人知道他原是愛書成癖的佼佼者:看書前,司馬氏會先潔淨書桌,藉以茵褥,他嚴禁自己空手捧書,一怕沾污書本,二畏觸動書腦。連翻書也尤其講究,「先以右手大指面襯其沿,再以次指撚而夾過,以防揉熟紙張」。除此,愛書者,亦有索書成癖者和日中曬書人,就連偷書賊也被冠以美名,喚之雅賊,可見書的魅力非同小可。時至當代,愛書者除了愛書中的黃金屋,不少也愛書面站著的一位顏如玉。

人物

學舌鳥為嘲諷而生為自由活

「日日去鳩嗚,我謝絕你監管」,一句睇到都覺得「有聲」的歌詞,再配以入型入格的模仿,一段《日日去鳩嗚》「華仔落場版」MV讓製作團隊「學舌鳥」 (Mocking Jer)頓成網路紅人。最近更跟「墳場新聞」合作拍動新聞,一於繼續謔不公、諷不義。

人物

脊髓肌肉萎縮 每三小時需躺下 何宛淇

音樂劇主角、代表港隊出戰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學會候選幹事、浸會大學中國研究一年級生-21歲的何宛淇患有先天性脊髓肌肉萎縮症,不但身體虛弱易病,亦因肺部受脊椎壓力影響,每三小時便需躺下休息,無法久坐。體弱嬌小的她卻熱愛運動,雖然行動不便,卻困不住她的人生,甚至比不少同齡年輕人活得更精彩自在。

人物

保衛動物權益非做不可 非牟利獸醫服務創辦人-麥志豪

從深水埗基隆街1號,每走十多步就看到一間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NPV),當中有四間普通動物診所、一間流浪動物診所、以及一間辦公室。NPV執行主席兼創辦人麥志豪說:「八年前我從沒想過會有如今的規模。」麥志豪出身廣告界,27歲已經成為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但他卻毅然辭職,隻身到澳洲讀體育,打網球。拿到學位後,更成為全職網球教練。最後兜兜轉轉,終決定在獸醫界打滾,一做就是八年。

人物

因藝術而起跑的90後 Miss Sue Chang張厚耀

藉著韓流,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女,意外被韓國領事館選中,成為韓國(香港區)旅遊大使。Sue如何從芸芸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旅遊大使?領事館先留意到《藝遊首爾》(Sue的第一本書),再留意到她,而《藝遊首爾》是「藝術」為Sue帶來的禮物。

反水貨客轉戰沙田 警:冀形象政治中立

  • 2015-02-18

「光復屯門」反水貨客行動後僅一週,網民於二月十五日下午三點再發起「捍衛沙田 反對一簽多行」行動,有近百人參與。示威期間發生多次混亂,商店紛紛落閘,推撞間警員出動胡椒噴劑阻退示威者。示威者冀透過行動表達對大量內地遊客來港的不滿,而內地遊客則認為香港既自稱資本主義社會,就不應干預市場,阻止內地人來港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