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曾:辱罵、踢篋損聲譽 3.8億支援旅遊業

  • 2016-02-24

2016-2017年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引言表示,年初二凌晨於旺角發生大規模的「暴亂」,造成數十人受傷,香港變得陌生,暴力和仇恨蠶食本港的核心價值。

減稅惠中產 三糧變雙糧

  • 2016-02-2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再次推出一次性紓困措施,包括寬減75%薪俸稅及4季差餉,提高供養父母和祖父母的免稅額,並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人士出「雙糧」。學者認為整體措施對經濟幫助不大,只是在不願增加恆常開支的情況下所發放的小恩小惠。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計劃宣傳不足 欠多元化

  • 2016-02-2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剛公佈的2016/17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計劃」)會維持往年的注資金額。計劃於去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擬2015/16學年起試行,資助每屆1000名學生修讀選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當中涉及九億六千萬元 ,惠及3屆學生。計劃期望可提供經濟誘因予學生報讀自資院校的課程,包括4至7萬元學費資助,惟部分學生認為計劃宣傳不足,不清楚計劃內容。

居屋逆按揭欠誘因 僅4人申請

  • 2016-02-2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推出俗稱「居屋逆按揭」的補價易貸款保險計劃,讓居屋業主向房委會或房協補地價後可以將單位放租,加強資助房屋在市場上的流轉。惟計劃自去年9月推出自今僅錄得4宗申請個案,美聯物業資料研究部高級經理張蓓蕾指出,計劃對業主欠吸引力,加上逆按揭的概念在香港未普及,政策未能達到預期成效。

百億推公私營協作計劃 業界憂喜參半

  • 2016-02-2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撥款100億元成立醫管局公私營協作基金,利用投資回報,加強推行「臨床公私營協作計劃」。計劃運作多年,普遍獲得市民支持,認為成立基金有利計劃長遠運作。然而,有業界人士指資助額不足導致私家醫生參與率低,期望政府能進一步改革公私營醫療體系之間的合作。

病床供不應求 應檢討醫療資源運用

  • 2016-02-2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指出,將持續增建、重建及擴建公立醫院,共增加2800張病床。而本年財政預算他提出預留2000億於10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重建及擴建公立醫院,額外增加5000張病床。不過目前本港公立醫院依舊出現病床不足問題,有學者表示,在增加病床數量同時,應檢討醫療資源運用。

專題

中資大肆收購港媒 港新聞自由受挫

近年中國大陸資金不斷湧入香港傳媒界,擔心此舉將使港媒於報道有關內地敏感議題時有所避諱,甚至改持親建制的立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憂慮前線記者採訪時,會承受更多來自高層管理人員的壓力和制肘,影響客觀報導,最後使傳媒機構的整體公信力下降。

【旺角騷亂】旺角黑夜的「仇恨」與出路

  • 2016-02-17

大年初二凌晨,旺角騷亂轟動香港,社會的議論及矛盾一觸即發。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更反問示威者「到底想做什麼?心中為何有這麼多仇恨?」陳姓示威者(化名)本不支持小販,後卻因不滿警方執法,決定站到旺角抗爭的前線。同一個晚上,小麗民主教室創辦人劉小麗在旺角聲援小販,而提早離場。兩人再次憶起當日境況,有了除譴責以外不一樣的反思。

【228新界東補選】梁天琦 初生之犢不畏虎

  • 2016-02-15

本土民主前線 的 梁天琦,是立法會新界東補選7位候選人中年紀最輕的。那張帶點稚氣的臉上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兩隻不大的眼睛在鏡片後閃著亮光,嘴角總是緊緊閉著,給人靦腆大男孩的印象,沒想到他談起話來卻是滔滔不絕,判若兩人。他坦言曾經灰心失意,也因為政治立場和家人出現意見分歧。但他堅定的說,希望自己能成為引路者,改變政治生態。

【228新界東補選】楊岳橋 盼守住關鍵一席

  • 2016-02-15

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臉上掛著燦爛笑容,親切的形象讓人難以想像他在法庭上據理力爭、唇槍舌戰的樣子。他是2月28日舉行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候選人之一 楊岳橋。從法律界走到政治圈,他坦言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稱不認同「本土派」勇武抗爭手法,認為只有改變政策才能解決香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