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人物

新一代滑浪風帆接班人 「風」狂追夢

  • 新報人
  • 記者:顧志恒編輯:新報人
  • 2016-10-25

曾於 2014 年奪得世界 RS:ONE 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的馬君正加入港隊 5 年,被視為香港滑浪風帆新一代接班人。RS:ONE 是亞運會滑浪風帆正式賽項,齊集各地好手。過往戰績彪炳的她憑佳績考入大學,希望兼顧學業及練習。一年後,為專注訓練而毅然決定停學,決心追尋她的「風帆夢」。 為水而生 熱愛風帆 12 年   馬君正自 7 歲起因父母緣故學習滑浪風帆,自此一「滑」,便堅持了 12 年,「父母都喜歡這項運動,自 小在環境薰陶下我亦熱愛它。父母一直支持我,讓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玩滑浪風帆〕。」推動她堅持多年的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形容滑浪風帆等同其生命。 馬君正 …

專題

私營院舍問題頻生 學者促檢討豁免機制

  • 新報人
  • 記者:鄧麗婷編輯:新報人
  • 2016-10-23

近日震驚社會的「港版無聲吶喊」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私營殘疾院舍的牌照問題。社會福利署(社署)早期發表聲明,撤銷涉事院舍康橋之家的豁免證明書。惟現行條例沒規定豁免書的續期期限及次數,即使不達標的院舍仍可經營。有學者表示,撤銷豁免證明書只屬短期行動,長遠而言,社署必須檢討豁免機制,向不符合牌照要求的院舍嚴正執法。 八成半院舍獲豁免書 不達標仍可續期 根據2013年實施的《殘疾人士院舍條例》,在2011年或之前成立的院舍若未達到發牌標準,可獲發豁免證明書繼續營運。截至今年四月底,311間殘疾人士院舍中,只有48間獲發牌照,約佔一成半,餘下的則持豁免證明書經營。即使未能在豁免證明書有效期內成功改善,以符 …

港跳繩隊未獲政府資助 運動員自費上萬參賽

  • 2016-10-19
  • 新報人
  • 記者:陳樂彤編輯:新報人
  • 2016-10-19

本港體育政策傾向「精英化」,部分獲納入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精英體育項目,或者加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的項目,其運動員會得到政府的認可及較多資助。相反,屢創佳績的中國香港跳繩代表團,卻因未被港協暨奧委會承認而需要自費訓練,教練稱學員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 體院精英項目三級制 學員獲資助如「收人工」 現行的香港體育政策有三大方向,包括「體育盛事化」、「體育普及化」和「體育精英化」,政府亦在2012 年成立 70 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向體院提供財政資源,發掘和培訓有潛質的年輕運動員。 政府會根據「精英資助評核計劃」準則,每兩年甄選「精英體育項目」,並根據體育 …

人物

浸大山神 是他也是你和我

  • 新報人
  • 記者:黃麗嘉編輯:新報人
  • 2016-10-18

今年 3 月,大學生都為學業忙碌時,臉書上悄悄出現了名為「浸大山神」 的專頁。專頁由一開始只有數十個讚好,到現時已有約 2400 個讚好, 關注的議題十分多元化,曾在香港浸會大學發起公投取消普通話作為必修科,亦關注社會問題。「山神」由浸大學生陳樂行成立,希望做到「人人都可以是山神」,一同守護浸大及香港。 「浸大山神」的起點--守護、同行 「浸大山神」 Facebook 專頁由浸大中醫學四年級生陳樂行成立,剛下課的他匆匆趕來接受訪問, 木訥的樣子難以令人聯想到他就是敢於發聲的「浸大山神」。陳樂行指,浸大屹立於獅子山之下,「山神」 亦有守護的意思,不少故事人物在山中遇到妖魔時, 都會希望找「山神」 …

專題

瑞典性別友善廁所普及 港仍在起步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6

跨性別人士在如廁時面對男女廁的二元選擇,往往進退兩難。在瑞典不少設施的廁所已經實行性別友善政策,不分男女性別。而香港大學今年七月也首度增設了性別友善廁所,以照顧不同性別認同人士的需要。但有跨性別權益組織批評,港府仍然沒有措施協助跨性別人士。 跨性別人士選擇廁所陷兩難 不論香港還是遠在瑞典的跨性別人士,在對選擇使用男廁或女性時,皆面對兩難的局面。瑞典隆德大學性別平權組織P6幹事兼跨性別人士Enes Lukac指, 「每當我進入女廁時,身旁的女性總會打量著我的外貌,像是在檢查著我是否『真女性』」。 而在香港,香港跨性別權益協會幹事八爪同指,原為男性的跨性別人士服用荷爾蒙藥物及打扮成女性後,使用男性 …

嚴格校規惹爭議 討論空間狹窄

  • 2016-10-15
  • 新報人
  • 記者:蕭美玉編輯:新報人
  • 2016-10-15

早前在Facebook專頁「名校Secrets」中,有學生不滿港島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在集會時突擊檢查學生胸圍帶的顏色,若非白色或肉色便會記名。事件引起社會對於無理校規的熱烈討論。有學生認為學校過火,侵犯學生自由。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則認為校方涉嫌侵犯私隱,有欠妥當。 學生意見各異 馮指侵犯私隱 事件發生後,部分學生認為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舉動無理。就讀中三的陳同學表示檢查學生胸圍帶的顏色侵犯人權,指校服在外面看起來合符規格就足夠,「喜歡穿甚麼顏色是個人自由,打個比方,內褲是什麼顏色也不會特意去檢查吧。」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表示一般學校對學生儀容都有要求,但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 …

專題

借父投注戶口 中學生以賭「搵快錢」

  • 新報人
  • 記者:朱家俊編輯:新報人
  • 2016-10-14

賭博風氣出現年輕化跡象,根據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上月發佈的調查,有四成半的學生曾參與賭博,而首次賭博的平均年齡只有8.1歲。有中學生以賭博代替兼職,更自豪於參與這項「策略性投資」。 眼前身穿校服且一臉稚氣的家明(化名)今年17歲,是應屆文憑試的中學生。年紀輕輕的他已接觸賭博1年,更指賭博是他人生的救贖,然而令他走上賭博的幕後推手卻是他的家人。家明生長於基層家庭,需做兼職維持生計,以減輕家庭負擔。他憶起去年曾任職快餐店,即使每天勤懇工作,每小時卻只賺得最低工資。他自覺收穫與付出不成正比,因此心有不甘,思前想後決定離職踏上「搵快錢」之路。 家明因害怕刑責不敢從事非法工作,眼見兄長賭博便靈機一觸,決定仿 …

通達服務欠資助 致無障礙藝術「離地」

  • 2016-10-14
  • 新報人
  • 記者:郭曉韻編輯:新報人
  • 2016-10-14

香港展能藝術會 Arts with the Disabled Association Hong Kong 於10月6至14日舉行「藝無彊: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展2016」,展出109件優秀的藝術品。展品全部由殘障人士製作,同時提供通達服務,讓殘障人士可以感受藝術。美國就此早在43年前針對藝術通達服務立法,然而通達服務在香港並不普遍,令殘障人士往往被藝術拒諸門外。 衝破障礙 另類感受藝術 通達服務,即為殘障人士提供如手語傳譯、劇場視形傳譯、通達字幕、口述影像、觸感製作等服務,讓他們跟常人一樣能夠欣賞各式表演及展覽。視障人士譚德榮獲邀到藝術展透過通達服務欣賞藝術品。失明後曾有5年不敢外出的他,憶起最 …

港人誤解二手衣物 港市場遠遜瑞典

  • 2016-10-10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0

港人熱愛時尚,每年購買不同衣物迎合潮流,容易造成浪費。過氣衣物除了丟棄外,亦可作二手衣物重新出售。著名平價連鎖時裝店發源地瑞典隆德鎮上有不同的二手時裝店,有店主經營逾十年,致力發展可持續服裝。反觀香港,有團體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港人未曾購買過二手衣物,衣物回收發展亦緩慢。 毋懼平價時裝 瑞典二手市場百花齊放   瑞典二手時裝店店主Mia Holmberg因希望推動可持續服裝而於隆德開設二手時裝店,店舖經營了14年,主要營運方式為寄賣,並以原價約3至5折價錢出售設計師品牌衣物,售出衣服後與寄賣方分賬。Mia指二手衣物既能減少丟棄衣物所造成的浪費,又能讓買家以低廉價格買得名牌衣物,故二手 …

中學生講「獨」存爭議 政府做法受質疑

  • 2016-10-09
  • 新報人
  • 記者:蕭美玉編輯:新報人
  • 2016-10-09

過去數月,中學生能否在校園內討論「港獨」的議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行政長官梁振英 在8月2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指,討論「港獨」等同「講粗口」,同是觸犯校規,強調當中並沒有討論空間。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指任何「港獨」主張或活動都不應在校園出現,因《基本法》已清楚列明香港的地位。不過,教育界議員、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葉建源認為,政府禁止學生討論「港獨」是「白色恐怖」。 8成半中學生認為「港獨」有學術價值 本報於9月1日至9月6日,就「港獨」議題進行問卷調查,在街頭隨機訪問了 200 名中學生。結果發現,有超過8成半受訪者認為即使「港獨」不符合法規, 但仍存在學術討論價值,而有7成受訪者認為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