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政府無心立法 坊間自發回收 廢棄電器和電子產品數目有增無減

  • 2013-02-23

政府推出2013﹣2014年度施政報告,環保項目幾乎「交白卷」,毫無新意。事實上,政府自2003年起研究「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制」,環保署至今並未制定具體的時間表及收費模式。有坊間環保團體及自願機構回收電子產品,但廢棄電器和電子產品的數量仍有增無減。 記者:唐芷晴  編輯:曾映妹

重新定義公共空間 注入生活中的藝術

  • 2013-02-23

平平無奇的中環街市,搖身一變,成為青蔥片片的城市綠洲;原來安放在寐室中的睡床,疊在立法會大樓前,變成藝術擺設。藝術不一定只框在畫紙上,因藝術並無界限。公共藝術(Public Art)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留意,仔細發掘,其實每一處充滿藝術品。 記者:梁偉聰 編輯:何建邦

人物

我是同志! 我是基督徒!

【本報訊】你是基督徒,很平常;你是同志,也很普通。可是,當這兩個身份重疊在你身上,當你所珍視的信仰與性取向出現矛盾,當你陷於疑惑的漩渦無法逃離……這次專訪的主角,鄭子康,他會告訴你,作為同志基督徒,你可以大膽承認身份,你可以自信地解決困惑,你更可以堅持走屬於自己的路。 記者:姚文基 編輯:潘冰婉

專題

虐畜事件頻發 成立動物警察存爭議

【本報訊】很多寵物主人一見到「平安」,都會向她問好。因為眾人都知道她不平安的過去。 記者:林樂軒 編輯:唐亞男

合球場上 男女平等

  • 2013-02-23

【本報訊】在講求男女平等的香港社會,有一項男女同場競賽的運動正默默發展,合球場上沒有「埋身肉搏」的進攻,亦沒有「硬橋硬馬」的防守,只有靈活的身姿,以及尊重兩性平等的理念。 記者:李詩欣 編輯:彭玨榆

盡情笑吧 泥濘下的孩子

  • 2013-02-23

孩子,盡情笑吧,再污穢的泥濘都蓋不住你們率真的笑臉,再黝黑的肌膚也抹不掉你們內心的光采,山區的惡劣成就了你們的美麗,白紙一般的你,笑容是彩色的,請盡情笑吧,那是都市人日夜煎熬而失掉的真,也是一輩子看過最真切的笑臉。大抵,城鄉的差別就在於這一張張笑臉。 記者: 吳慧英 編輯:林穎

光圈裡的老香港

  • 2013-02-23

【本報訊】近年港人熱衷於「集體回憶」,對清拆、保育等議題變得相當敏感。一個地方要發展,重建是必然的一環,巿民縱然全力抵抗,香港仍然有變遷。要留住「集體回憶」,也許只能按下快門,將重要的回憶寄託予小小的光圈。時間流移、都巿發展頻繁,地方記憶急劇消失,現代人要重新建構過去香港的痕跡,唯有靠一幅幅老照片。 記者:梁崇碧 編輯:陳翔翎

新舊兼容 冰室文化不落幕

  • 2013-02-23

【本報訊】綠白格子地磚、天花上搖搖欲墜的吊扇、淡黃木製餐桌配深啡鋼椅、刨冰山紅豆冰、鬆軟菠蘿油……有沒有一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類冰室在六七十年代是港人的最佳歇息地,但時至今日,傳統冰室已逐步式微,舉步維艱。不過,也有商家看準大眾「懷舊」熱潮,開設裝修精美的仿懷舊冰室。新冰室雖然在裝修和食品上與舊冰室大有不同,但當中不變的是一代傳一代的「冰室文化」。 記者:易淑麗 編輯:戴緒杰

留住聲音 細聽人生百態

  • 2013-02-23

【本報訊】蟲聲唧唧歌頌夏天到來,悠揚鐘聲劃破寧靜夜空。牛蛙叫,彷彿又聞到空氣中那濕潤泥土的青草味。聲音藝術的出現,讓人留住這些最原始的聲音記憶。按下播放鍵,細聽城市的聲音。 記者:薛婧 編輯:丘夢琦

人物

醫者校長心 沈祖堯

【本報訊】從沙士英雄到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經歷了一個不小的身份轉變。他上任兩年來,均獲選為「最佳校長」。從醫以來培養的細心與耐性,沈用作教育上春風化雨,學生一樣受落。社交網站流傳他鬼馬表情的照片,令網民不禁大呼︰「校長很可愛!」。對此,沈祖堯卻不以為然,「我不是明星,不需要經常曝光。作為學者,我仍然希望做學問,跟學生討論人生經驗。」 記者:魏綺婷   編輯:林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