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辛酸背後 清潔工的另一面

  • 2017-05-02
  • 新報人
  • 記者:李慧盈編輯:陳雅筠
  • 2017-05-02

清潔工人每天推著巨型垃圾桶穿梭於橫街窄巷中,有些路人會掩鼻而行、匆匆走過,更多人卻對他們視而不見。但清潔工背後的生活,除了被垃圾圍繞的低下階層,仍藏著截然不同的故事。 敬業樂業 以勤奮換取滿足感 群姐(化名)的丈夫早逝,三名子女均已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她理應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不需為每月八千多元的收入勞碌。但這份工作對她而言,比賺取工資有多一重意義。群姐是97年來港的新移民,在地盤工作六、七年後轉行做清潔。她自信地說,一直以來工作的老闆們都對她「有讚無彈」,在數個月前,上水區主管也特意致電叫她回去幫忙。她肯做肯捱,不怕辛苦,連旁邊的工友都對他讚譽有加。 群姐每天獨自攜著一個個垃圾桶,在上水繁忙的 …

外判制度「價低者得」 清潔工待遇遭忽視

  • 2017-05-02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陳雅筠
  • 2017-05-02

關懷貧窮學校於昨日舉行「5.1勞動節向清潔專員致敬」行動,冀喚起大眾對外判勞工權益問題的關注。外判清潔工待遇一直受到忽視,公私營企業卻以外判為由置身事外。有關注組織指出,政府聘用外判公司時往往「價低者得」,致使清潔工人被壓榨。 「價低者得」定律 難走出最低工資死胡同 全叔(化名)於康文署轄下公園內的公廁擔任清潔工,朝七晚四,有一小時無薪飯鐘。他形容該區廁所人流頗多,經常忙得不可開交,但薪金仍只得最低工資。 政府以公開招標形式聘用外判公司,參考政府文件,審核準則包括公司的技術、價格等。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事工統籌趙日輝指基於「價低者得」的市場定律,即使政府有考慮不同因素,最後亦難免以價錢作決 …

專題

社區互助經濟 區議會支持不足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陳樂彤
  • 2017-04-30

現時有不少機構或團體籌辦墟市和舉辦二手換物等形式的社區經濟活動。政府雖每年撥款予區議會協助籌辦社區參與活動,惟有地區組織人士認為小型組織缺乏政治聯繫,難獲批款。同區區議員亦承認機制上允許「指定團體」存在。 政治聯繫少 獨立團體難獲撥款 現時政府提供予區議會的撥款主要用以資助兩類計劃,分別為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的「地區小型工程」和推動區內參與文化康樂、社區建設和居民互助等活動的「社區參與計劃」。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增加 1 億「社區參與計劃」撥款,令 18 區的 總額增至 4 億 6,100 萬元,相比 2008 撥款計劃提出時的 3 億元增加 1 億 6,100 萬元。 從事大 …

訓練營師資欠規管 參加者或致心理創傷

  • 2017-04-27
  • 新報人
  • 記者:陳泳珊編輯:梁燕美
  • 2017-04-27

早前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傳出涉嫌虐待學生醜聞,引起社會對教練操守和訓練方式的關注。現時舉辦歷奇訓練營的機構對教練資歷並無統一要求,更有現職歷奇訓練營教練透露不少人只須考取單項活動牌照便可經朋友介紹到營地擔任教練。提供歷奇訓練營的機構更不受《教育條例》監管。有社工憂慮訓練營教練培訓不足,以奚落、侮辱方式作訓練或對參加者造成長遠心理創傷。 師資無統一要求 現職教練:有人介紹就可入行 根據保良局網站,歷奇訓練營泛指以歷奇活動作心理輔導的訓練營,目的是讓參加者藉體驗歷奇活動(如爬繩網、越高牆等),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及危機感下克服挑戰,並透過個人匯報及分享、小組討論和導師總結作反思。除保良局外,本港有 …

專題

港忽視電競旁述發展 機會場地皆不足

  • 新報人
  • 記者:蘇沛資編輯:冼康琳
  • 2017-04-24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首次提及推動電子競技,即以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的競技活動。與其他體 育項目一樣,電子競技同樣需要專業旁述。然而,有現職電競評述員表示,缺乏工作機會及政 府場地配套是香港電競評述員面對的最大難題。有立法會議員亦批評政府缺乏發展電子競技的 方向,應認真探討資助形式。 分析戰術非易事 摸索風格靠經驗 電競評述員的職責是協助觀眾了解整場賽事以及帶動氣氛。電競旁述的工作看似簡單,但要成為稱職的評述員絕非易事。電競評述員黎同博以籃球比賽為例,「觀眾對如何評價選手的表現早已有既定印象, 但電競的戰術複雜,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進行分析,觀眾會較依靠旁述。」 黎同博表示評述員在正式投入職場前需預先 …

專題

休憩用地資源錯配 東涌北公園使用率低

  • 新報人
  • 記者:陳菀雩編輯:莫詠儀
  • 2017-04-21

根據政府標準,每名港人應享有 2 平方米休憩空間。惟香港人口稠密,一地難求,市區內有不少位於馬路旁,見縫插針的休憩用地。而東涌北公園佔地 3.8 公里,環境優美,本應為附近居民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卻因規劃選址問題,致人煙稀少。相反,同區東涌西卻社區公園欠奉,居民欠缺休憩地點。有組識批評政府資源錯配。 市區休憩處選址差 休息如「吸塵」 根據規劃署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每個港人平均應擁有 2 平方米,約一個廁格大小的休憩用地。惟政府於市區內,大廈與大廈之間,面積偏小的空地上興建休憩用地,忽略休憩環境。如位於太子的界限街休憩處,毗鄰是車水馬龍的彌敦道。「拓展公共空間」秘書長黃保傑批評在該處休憩與 …

專題

撥款機制 30 年不變 議員促增「鬆綁條款」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鄭佩琳
  • 2017-04-19

立法會工務小組於 2 月 22 日的會議上通過了 124 億元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儲備基金)撥款,並於 3 月 18 日的財務委員會中遭主席陳健波「剪布」中通過,當中包括 26 個泛民議員要求獨立處理的爭議性項目。有議員曾向財務委員會(財委會) 提案要求檢討審議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款方式, 增加能將爭議性項目抽起獨立審議的「鬆綁條款」。 綑綁式提案惹爭議 抽起項目準則不明 根據現行政策,儲備基金由財政司司長管理,涵蓋 11 個總目。本年度撥款申請包括超過 9000 個項目,當中包括闢建社區福利設施、資助院校維修或改建工程、 「人人暢道通行計劃」等項目,所屬類別不一。 過往工務小組審議儲備基金時亦曾 …

「非常兒戲」手足球 國際興起港冷待

  • 2017-03-30
  • 新報人
  • 記者:陳雯懿編輯:黃靖茜
  • 2017-03-30

近年外國將家傳戶曉的玩意足球機正名為手足球,視為運動推廣。香港亦有人成立協會,努力推動這項國際新興項目運動。雖然有學校添置認可球桌,但因師資匱乏,令普及工作遙遙無期。有香港球手慨嘆外界視這活動為幼稚玩意,香港手足球似乎仍難以擺脫「玩具」形象,獲體育界重視。 手足球非兒戲 操作技巧多 手足球,又稱足球機,一向被大眾視為遊戲,但於外國早被視為運動項目。2002年於法國成立的國際桌上足球聯合會現在已有50多個會員國及地區,負責協調世界級比賽,並致力發揚桌上足球運動,定期聯合不同外國生產商舉辦國際性賽事。香港區排名第一、世界排名三十七,身兼香港足球機協會主席的手足球手蔡裕恆慨嘆,手足球與籃球、排球等大 …

歷烈火超生死 瓷相留容更留情

  • 2017-03-28
  • 新報人
  • 記者:陳泳珊編輯:冼康琳
  • 2017-03-28

人的容貌難以保持,死後更會腐化,但好的瓷相,能把人最美的面貌留在石碑上過百年。瓷相不單保留了先人的容貌,亦承載了後人的思念惦掛。賴俊安是碩果僅存的手製瓷相師傅 ,對工藝的堅持,全為好好地替別人的生命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 中年轉行製瓷相 生計昇華成責任 53 歲的賴俊安可算是「半途出家」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本在深圳設廠,後來因發生交通意外而被迫在年近 30 之際轉行。當時,做瓷相的友人鼓勵他入行。賴憶述自己最初也只是抱著「多學一門手藝也無妨」的心態學習,卻萬萬沒想到以後成為了他的終身事業,「我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這一行,而且一做便二十年。」 賴俊安知道,每次客人來到工作室前,都經歷了一場離別。他憶 …

運作10年放9億 資優教育成效低欠系統

  • 2017-03-24
  • 新報人
  • 記者:陳翠珊編輯:梁燕美
  • 2017-03-24

政府上年度通過撥款 8 億成立「資優教育基金」,以支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資優學苑)營運,主要為 10 至 18 歲的資優生提供培訓課程。有學生家長反映學苑課程設計較分散未有選擇資優學苑,反選其他資優課程。現時的資優課程的收生方法,更有機會令資優生未能被發掘,失去適當的支援。 政府 10 年前後投 9 億 2006 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成立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由政府撥款一億,再加上私人捐款,為香港所有年齡介乎 10 至 18 歲的資優生、教師及家長提供資訊和支援。 而 2016 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成立「資優教育基金」, 投放 8 億作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營運及加強校本資優教育的發展資金。 資優教育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