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專題

電視手語遭漠視 聾人難獲節目訊息

  • 新報人
  • 記者:李睿哲編輯:鍾卓瑜
  • 2017-10-04

邊看電視邊品評節目內容,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家常便飯,但對聾人來說,沒有字幕、沒有手語翻譯的畫面,他們根本不知節目所云。現時多個直播節目,甚至緊急風暴消息,都未能直接傳遞予聽障人士。有聾人團體屢次去信電視台要求增設手語翻譯被拒。通訊局昨(3日)終宣布,無綫電視須由明年7月3日起,每日播放提供手語傳譯的粵語新聞節目。 資訊節目無字幕 聾人難獲重要資訊 現時《電視節目守則》列明,節目須加入字幕,但直播節目無法加入字幕的問題一直對聾人造成困擾。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直播的颱風消息、特別新聞或緊急政府公告等都不設字幕,聾人難以接收重要資訊,除令他們更容易受騙和遇上危險外,亦造成歧視。他指出「有些聾人的教育 …

專題

政府部門各自為政 缺統一機制處理塌樹

  • 新報人
  • 記者:李心怡編輯:陳正心
  • 2017-09-27

每逢颱風季節,大量樹木遭強風吹倒。若塌樹斷枝狀態良好,可以回收再造,政府卻把塌樹直接送往堆填區。現時全港樹木分屬9個政府部門管理,各部門的處理手法不一,有環保團體倡議設立回收機制統一處理塌樹。 花槽太細泥土不足 樹難抵強風 截至今年9月,天文台已發出4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颱風「天鴿」及「帕卡」更於8月底接連襲港,造成大量樹木倒塌。根據發展局的數據,樹木管理辦事處自今年1月至今共錄得8,152棵塌樹。長春社保育經理兼樹藝師許淑君表示,樹木會於最近兩次颱風來襲期間倒塌,大多因花槽太細,泥土容量不足,以致無法支撐大樹抵禦強風。 樹木管理分屬9部門 塌樹成廢物送堆填區 本港樹木依其種植位置,分別交由 …

粵劇新秀「非同」凡響 不畏辛酸留守文化瑰寶

  • 2017-09-26
  • 新報人
  • 記者:鄧曦雯編輯:顧志恒
  • 2017-09-26

非同——非同凡響。父親為女兒起名字,記錄了對女兒一生的寄望:做個非同凡響、不隨波逐流的人。或許因此,當同輩甘於平庸安穩的人生,梁非同選擇了一條尤其困難的路,當一名粵劇演員。她嘗到生活的壓迫,受盡傳統的束縛,卻依舊堅定地踏岀虎度門,演活每個古老劇本的旦角梅香。 粵劇情迷源於黑白片 遊走劇團為當全職演員 梁非同與粵劇的聯繫始於一齣黑白電影。年幼的她偶然看到雛鳳鳴劇團《三笑姻緣》的黑白電影,對粵劇留下深刻印象,「覺得小曲很好聽,女主角又很漂亮」。小學五年級時,梁再次在電視看到該劇團的專訪,便上網尋找更多相關影片,享受琅琅上口的歌句在腦海裏縈繞的感覺。 「粵劇充滿古典美,長大後對它的文學、典故也感興趣 …

手造書蘊藏文化寶藏 揭頁間讀出温度

  • 2017-09-23
  • 新報人
  • 記者:陳彥彰編輯:郭曉韻
  • 2017-09-23

書的靈魂固然是其內容,但書本的用料、裝幀亦同樣講究,甚至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大眾不曾 留意的故事。人手造書曾是製作書本的唯一方 法,惟機械盛行,令書本與製作環境及閱讀文 化的連結漸漸淡化。不過,香港仍有不少人以 各色各樣的方法,讓手造書重新受大眾關注。 製作講究 中西手造書大不同 手造書的製作非常講究,大至書脊形狀,小至釘裝用線,皆藏有巧思。而不同的釘裝方法亦影響書本的耐用程度。隨使用的物料、釘裝手法及書本外型,手造書分有不同種類,而本港的手造書大致可分為中式和西式, 中式手造書較為軟身,相反西方的書身則較硬,多以硬皮作封面。 細節看出地方文化與歷史 現代為方便依靠機器生產書籍,卻忽略了手造書的文 …

新報人 2017-18

  • 2017-09-21
  • 新報人
  • 記者:新報人編輯:新報人
  • 2017-09-21

中醫供過於求 準醫師憂慮前景 學者:行業發展需有新思維

  • 2017-09-19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陳雅筠
  • 2017-09-19

政府於 2012 年開始於港大力推動中醫,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而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亦有提及興建中醫醫院及培養中醫藥人才等政策。有現於內地修讀中醫的香港學生表示,畢業後有意回港執業。惟最近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本港中醫現時出現人手過剩的情況。有學者提出,目前市場對中醫需求未飽和,中醫市場有待調節以緩和人手過剩。 非本地學生人數難統計 過剩問題或更嚴重 食物及衛生局 6 月份公布《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顯示現時中醫人手過剩 716 人,相當於 10.4% 全職中醫。報告又指,2012 年至 2016 年, 每年平均通過執業資格試,成為註冊中醫的人數有 204 人,當中有 48%為非 …

專題

新田購物城延兩年開幕 運作疑「貨不對辦」

  • 新報人
  • 記者:李心怡編輯:陳樂彤
  • 2017-09-17

鄰近落馬洲皇巴站的新田購物城(The Boxes)計劃推遲近 2 年後,終預計於今年 8 月底正式營運,惟現時購物城與當初的規劃申請書有所出入,未有達成推動「香港製造」,以及推動初創企業及社企的意念。項目由提交申請至今,皆引起附近居民不滿,有居民批評現時的交通配套及道路規劃無法應付購物城所帶來的人潮,有區議員亦擔憂水貨客問題將加劇,影響居民生活。 商戶尚未進駐 距項目到期只餘一年   新田購物城佔地達 42 萬平方呎,預計提供 214 個舖位,據購物城的招商文件顯示,購物城內最小的舖位(316呎)月租超過 2 萬 4 千元;而較近正門的大型舖位(950呎)月租則超過 10 萬。 新田 …

專題

港吸大麻青年增 醫生:藥效存不確定性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朱家俊
  • 2017-09-17

近年吸食大麻的青少年人數有上升趨勢,警方於 2017 年檢獲的大麻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有吸食者認為大麻較香煙酒精「安全」,希望大麻合法化。惟精神科醫生指,吸食大麻的上癮性及致癌性仍未有確實答案。 因好奇初嘗自種大麻 不認同大麻為毒品 阿倫(化名)於 2 年前因好奇從外國網站購入大麻種子,於家中自行種植並吸食。他形容,吸食大麻後會變得懶惰、感官亦會放鬆及放大。阿倫指,吸食大麻的兩年間未曾上癮,更直言,若大麻具成癮性,他絕對不會吸食,「我想任何一個有正常社交網絡的人都不希望終日變成這樣」,強調無意嘗試其他毒品。 阿倫亦曾兼任賣家,向身邊好友兜售大麻,但後來因被捕風險大,利潤亦不高,很快便抽身離開。 …

專題

舊區重建進度慢透明度低 居民飽受折磨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編輯:黃靖茜
  • 2017-09-15

市區重建局今年 6 月推出舊區重建優化政策,首次抬升受影響租戶特惠金,望紓減重建阻力,但收購速度緩慢,導致租戶被迫居於惡劣環境,商鋪停業。租戶批評當局欠清晰時間表,透明度低令居民對重建進度所知寥寥,只能無期等待。有議員認為市建局需改革其架構及運作模式,以保障居民權益。 東福項目拖延逾四年 成「無掩雞籠」環境惡劣 東京街/福榮街(下稱東福)於 2013 年 3 月起展開重建項目,至今仍未完成收購程序然而,僅隔一街的青山道/元州街,相比東福晚一年開始重建工作,收購環節已接近尾聲東青重建關注組義工阿江表示,一般收購歷時約兩年,惟東福項目現已超過四年,情況很不尋常。 市建局收購速度緩慢,居民得不到重置 …

專題

戰友談雙學三子入獄 判決無阻爭取民主路

  • 新報人
  • 記者:陳菀雩編輯:冼康琳
  • 2017-09-08

雙學三子黃之鋒、周永康及羅冠聰早前因2014年衝擊公民廣場案,被上訴庭改判即時監禁6至8個月。三人的戰友對重判結果感到擔憂,但揚言不會因此感到打壓,正積極思考爭取民主新出路。亦有學者認為,判刑反令分裂的泛民陣營重新組織,更能激起年輕人參與社運的鬥志。 戰友身陷囹圄感憂慮 林淳軒:「做埋佢哋嗰份」 上訴庭上月中接納律政司的刑期覆核申請,改判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和秘書長黃之鋒,分別入獄8個月及6個月。而因被判監3個月以上,二人五年內不得參選立法會,意味二人將缺席立法會補選及下屆立法會選舉。 香港眾志常委林淳軒與黃之鋒,早於6年前開始於「反國教運動」中成為戰友,林形容,判決他感到既擔憂又憤怒。更令林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