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人物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蜚男蜚女》】

  • 新報人
  • 記者:鄧曉彤、黃樂穎編輯:鄧曉彤、黃樂穎
  • 2021-02-09

興趣本應無分性別, 但世俗的眼光 卻以性別來定型和區分興趣, 男性要剛強、孔武有力, 女性就要纖柔、溫文爾雅。 有人為了追尋興趣和理想, 努力突破性別框架, 打破刻板印象, 以男性之身舞出女性美, 以女兒之軀打出快狠勁。 在追逐夢想的背後, 他們到底歷盡了甚麼辛酸? 跟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又有何寄語? 記者:鄧曉彤 黃樂穎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 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性別定型 #追夢 #男女平等

人物

年廿八洗邋遢 渠王疫下大掃除

  • 新報人
  • 記者:何琛然、梁朝威編輯:何琛然、梁朝威
  • 2021-02-09

【年廿八洗邋遢 渠王疫下大掃除】 疫情下的「年廿八,洗邋遢」,不少市民都落力家居大掃除,抗疫迎牛年。但有一班工人,疫下經常在最臭和最危險的地方工作,為香港深層大掃除。他們就是一班默默耕耘的香港「渠王」。 記者:何琛然 梁朝威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街市裝八達通 四分一食環檔口申請資助 】

  • 新報人
  • 記者:鄧曉彤編輯:鄧曉彤
  • 2021-02-08

食環署最新的數字顯示,其轄下街市因應疫情而申請安裝八達通付款的檔口有3500個,佔全港食環署街市檔口和熟食檔總數大約四分之一。 食物及衞生局、食環署提交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周二討論的文件指出,在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下設立「於公眾街市推廣非接觸式付款的資助計劃」,已於去年底截止申請,旗下街市檔口的共有3500個申請,而房委會街市則有450宗申請。當局會向每個檔戶提供一次過5000元資助。 食環署指出,部分檔戶對新科技態度較為保守,擔心電子交易出錯引起爭辯,因而選擇現金交易,以便資金流轉。 食環署計劃這幾天到轄下街市進行宣傳推廣,鼓勵街市檔主及顧客多利用非接觸式付款交易,減低病毒傳播風 …

港聞

胡志偉陳皓桓等8人被控七一非法集結案再訊 轉區域法院25日再審 (15:30)

  • 新報人
  • 記者:蘇啟康、王曉琦編輯:羅敏妍
  • 2021-02-08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胡志偉、民陣召集人陳皓桓及社民連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等8人,去年七一遊行而被控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明知而參與遊行3項控罪。今(8日)於西九裁判法院再訊,裁判官按控方申請要求將案件轉介至區域法院審理,並將案件押後至2月25日於區域法院再提訊。 至於胡志偉因在上月8日未有向警方呈交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違反保釋條件,還押至今,但胡未有申請保釋,須繼續還押,而其餘7位被告以原有條件繼續獲准保釋。 梁國雄、曾健成、陳皓桓及朱凱迪步行至西九裁判法院法院A座途中,舉起印有「和平集會無罪,政治迫害可恥」的橫額,並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 【案件編號:WKCC4385/2020 …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自力無障礙》】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倪禮碧編輯:蘇雯慧、倪禮碧
  • 2021-02-08

全港大約有7萬至10萬名智障人士,大部分都屬輕度智障程度,有基本自理和工作能力。 疫情下,有智障人士由「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要獨力賺錢,照顧父母;亦有人自薦做關注組織主席,為其他智障人士爭取權益。 在過程中,他們的父母慢慢放手,不斷鼓勵,幫助子女自力更生。 在沿途,社會上的你我他,會否脫下有色眼鏡,讓他們「自力無障礙」? 記者:蘇雯慧 倪禮碧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網台主持傑斯今早缺席聆訊 案件押後至11日提堂(10:50)

  • 新報人
  • 記者:盧穎彤、王芷媚編輯:趙婉婷
  • 2021-02-08

網台D100 Radio主持原名尹耀昇、藝名「傑斯」,早前發起「千個爸媽台灣助學」籌款活動,於去年十一月被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拘捕。警方國安處進一步調查後,昨日(7日)正式起訴他4項「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違反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第10條。 案件今早(8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惟傑斯因病留院而缺席聆訊。據控方律師解釋,傑斯昨日因身體不適申請入院,現於東區醫院留醫。其主診醫生指,傑斯需留院觀察,最快明日出院。《國安法》指定、總裁官蘇惠德隨即宣布,將案件押後至2月11日再訊,若傑斯提早出院,案件則會提早開審。

港聞

【暢遊郊野垃圾多 帶返市區方上策】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編輯:蘇雯慧
  • 2021-02-08

疫情下,很多市民到郊外行山。有環保團體的調查發現,差不多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會將垃圾留在郊野,呼籲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記者:蘇雯慧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港鐵東鐵綫新信號及9卡列車啟用後首工作日 有乘客批比平日擠迫(09:07)

  • 新報人
  • 記者:張嘉敏、謝逸萍編輯:羅敏妍
  • 2021-02-08

東鐵新信號系統及9卡車早前投入服務,今(8日)為新系統使用後首個工作日。港鐵昨(7日)表示會在早上繁忙時間安排南下路段繼續以12卡列車行駛,並視乎需要作出車務調動安排及在車站實施人流管理措施。有乘客不滿港鐵改用9卡車後令車廂更擠擁。 早上繁忙時段,往紅磡方向的南下路段列車皆為12卡列車,而往上水方向列車在一小時內只有三班9卡列車,只是佔少數。車廂內可見,9卡列車比12卡列車明顯較為擠擁,新信號系統運作大致正常。 乘客吳先生指自己沒有預留更多時間乘車,並指港鐵的安排不錯。亦有乘客不滿使用9卡車後車廂變得更為擠迫,形容「無嗰樣整嗰樣」。他擔心因為環境擠迫使人與人的接觸增加,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不紙於此》】

  • 新報人
  • 記者:陳詩雅、陳穎彤編輯:陳詩雅、陳穎彤
  • 2021-02-07

正所謂保護地球,人人有責,你又為環保出過幾分力呢? 有一樣可以回收、但港人經常棄置的廢物就是紙包盒,它們可循環再造成廁紙等有用物品,但港人每日人均丟掉1.5個,全年達37億個,加重地球負擔。 由於紙包盒不在日常的三色筒回收,加上疫情和政府支援不足,有心人想廢物利用,往往有如孤軍作戰。 記者:陳詩雅 陳穎彤 指導老師:呂秉權

花市開鑼:互爭生意 花墟街檔勝年宵

  • 2021-02-06
  • 新報人
  • 記者:朱佩瑩、高小柔、何琛然、梁朝威編輯:朱佩瑩、高小柔、何琛然、梁朝威
  • 2021-02-06

【花市開鑼:互爭生意 花墟街檔勝年宵】 全港15個年宵花市開鑼﹐攤位數目減少一半。現場加強防疫和人流控制,在旺角花墟公園的年宵,早上未見人潮﹐氣氛較冷清。但附近的花墟街檔則人頭湧湧,旺丁又旺財。 記者:朱佩瑩 高小柔 何琛然 梁朝威 指導老師:呂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