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將於明(3日)起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開放公眾參觀,屆時展出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次展覽反映地方的生活方式,展現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文化底蘊,讓大眾了解箇中蘊含的情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於2020年底進行更新工程,除了重新規劃展示空間外,亦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
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日常 • 非日常」及「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 」。中心委託現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新自製作展品,如:神像鏡、花牌紮作技術等40件非物質文化展品。
策展人蕭國健指,「今次展覽想打破正常展覽的老舊展覽方式。」故決定以解構方式展出,且不設展示櫃擺放部分展品。他希望大眾能以直接和有趣方式認識非物質文化。他提到,在委託傳承人製作展品過程中,中心與傳承人進行了錄音工作,期望能夠以「ASMR」(意即「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形式配合上述展覽方式,令大眾能身歷其境。
被問到團隊會否擔心展品因無放入展示櫃而被破壞,館長伍志和表示,現時本港市民有良好習慣,不會胡亂觸控展品。他續指,非物質遺產不是文物,若有展品遭受破壞,館方也可以邀請傳承人再次製作展品。伍志和表示「這是一個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源於我們的生活。」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朱文佳殘奧奪銀 望亞殘運再奪金】
電檢修例加入國安審查 本地電影創作者冀續創作界線待摸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