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本港首宗腎臟配對捐贈個案成功 冀提升市民捐贈意識
- 2021-11-0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編輯:盧穎彤
- 2021-11-03
醫院管理局今(3日)公布本港成功完成首宗腎臟配對捐贈手術。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期望,透過今次成功個案有更多人加入「腎臟配對捐贈計劃」,讓有意捐腎人士互相交叉捐贈,以縮短病人輪候腎臟移植的時間。 醫管局在2018年推出「腎臟配對捐贈先導計劃」,旨在將兩組原先因血型或抗體不相容的捐贈者和受贈者,組合成相容個案。李立業表示,今次成功捐腎個案於本年6月成功配對,並於8月底在瑪嘉烈醫院和瑪麗醫院完成移植手術,兩名受腎者均在9月初出院。 李立業指出,現時本港有約2300名病人正等候腎臟移植,每名患者平均需等候4.5年,而現時計劃內的「配對池」有26對病人和家屬。 瑪麗醫院綜合腎科透析及移植服務總監徐 …
電檢修例加入國安審查 本地電影創作者冀續創作界線待摸索
- 2021-11-0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符 芷琳編輯:廖子晴、謝鎧文
- 2021-11-03
政府因應《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於6月刊憲修訂《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訂明電影檢查員需考慮影片,是否描繪、刻劃及表現「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或損害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活動」。及後,於8月下旬政府宣佈向立法會提交《2021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下稱:《電檢修訂草案》),指該草案「完善電影檢查規管制度」,而建議當中提及將賦權政務司司長撤銷「不利於國家安全」影片的准映證等等。現時,立法會「電影檢查條例修訂草案委員會」已完成審議修例程序,並三讀通過修訂。 政府公告一出,有學者質疑《電檢修訂草案》中所提到的「不利於國家安全」字眼的定義含糊,擔心新修訂將增加本地電影界在創作上出現「自我 …
三棟屋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明起開放 以無展櫃方式展示部分展品
- 2021-11-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 朗僑編輯:廖子晴
- 2021-11-02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將於明(3日)起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開放公眾參觀,屆時展出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次展覽反映地方的生活方式,展現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文化底蘊,讓大眾了解箇中蘊含的情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於2020年底進行更新工程,除了重新規劃展示空間外,亦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 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日常 • 非日常」及「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 」。中心委託現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新自製作展品,如:神像鏡、花牌紮作技術等40件非物質文化展品。 策展人蕭國健指,「今次展覽想打破正常展覽的老舊展覽方式。」故決定以解構方式展出,且不設展示櫃擺放部分展品。他希 …
【朱文佳殘奧奪銀 望亞殘運再奪金】
- 2021-11-0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 2021-11-01
港隊羽毛球殘疾運動員朱文佳,在東京殘疾人奧運會為香港奪得一面銀牌,並成為殘奧閉幕禮的港隊持旗手,特區政府形容朱文佳鬥志頑強發揮出色,朱文佳接受專訪時說自己雖然有局限但亦有能力衝破限制期待未來再創佳績。 記者:林枝清、張瑜瑤 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政府強推安心出行 長者:不懂如何使用
- 2021-11-0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編輯:張嘉敏
- 2021-11-01
由今日(1日)起,市民進入政府轄下場所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包括食環署街市,65歲或以上及12歲以下獲豁免,惟需填寫表格才可進入。在上環街市,有長者不懂如何下載及使用「安心出行」,需工作人員從旁指導及協助填寫表格。 上環街市各個出入口設有登記處,並有2至3名食環署外判員工在場,協助市民使用「安心出行」。有市民不知由今日起進入街市須使用「安心出行」,被工作人員截停。有工作人員表示,有市民得知進入街市要使用「安心出行」後馬上掉頭離開並指:「少人進來,今日街市的生意都差了。」。 現場所見,在其中一個街市入口,一小時內約有30名市民進入街市,有5名長者要填寫表格。有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無權查看市民 …
【仿製COSPLAY服裝 零售牟利恐侵權】
- 2021-10-3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李嘉希、黃麗莎、梁朝威
- 2021-10-30
每年萬聖節均有不少人「扮鬼扮馬」,化身成英雄人物、小丑等角色。有人印製角色扮演服裝,有人則選擇找代購幫忙。律師指,仿製有版權的產品出售,有機會違反版權條例,以及構成影射。 記者:鄧栩晴 編輯:李嘉希、黃麗莎、梁朝威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萬聖節 #COSPLAY #侵權
李慧琼率先報名參選九龍中 透露已獲逾10名選委會成員提名
- 2021-10-3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朱 家頤編輯:趙婉婷
- 2021-10-30
新一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於今(30日)開始。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及黃大仙區議會議員譚香文率先報名參選,將出選九龍中選區,李指已獲得超過十名選委會成員提名,並表示會服務所有市民,不在乎其政治立場及是否擁有投票權。 李表示,爭取與內地通關是目前香港最逼切的事宜,當中涉及經濟、社會、家庭團聚的問題。她建議政府推行「健康碼」,「簡單來說,要用一套使內地放心的方法,讓香港早日通關。當然包括讓中央放心的『健康碼』。」 李提到,當選後會推動政府改革行政架構,以加強問責制度。她續指,會視所有市民為服務對象,不會在乎其政治立場及是否有投票權。 指導老師:林穎茵
蘭桂坊首間CBD咖啡店開幕 店主:CBD不是大麻但避免過量攝取
- 2021-10-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蘇啟康
- 2021-10-27
中環蘭桂坊首間出售含大麻提取物大麻二酚(Cannabidiol,下稱「CBD」)飲料及食品的咖啡店今(27日)正式開幕。店主李玥穎指 ,希望咖啡店能為大眾提供一個輕鬆的聚會空間,正面推廣CBD飲食文化。有市民表示儘管食用含CBD成份的食品不會令人上癮,惟自己也不會嘗試,因擔心身體會對CBD產生依賴。 目前CBD在港屬合法植物成分 ,李玥穎稱,開辦咖啡廳是為了向大眾介紹CBD不等同危險藥物大麻,能在不令人上癮的情況下紓緩痛楚和壓力。她認為許多疾病不能單靠藥物醫治,惟CBD卻能幫助減輕症狀。她續稱,雖然CBD不會令人上癮,但過量攝取則會對人體產生輕微副作用,如肚瀉等。李玥穎提及,曾有客人在她創辦的 …
【智障人士首戰馬拉松 望大眾包容尊重】
- 2021-10-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誠瑤編輯:高小柔、朱佩瑩、李昌峻
- 2021-10-27
停辦一年的香港馬拉松在疫情下復辦。推廣智力障礙人士參與運動的香港特殊奧運會,首次派跑手參加賽事。他們希望藉此令外界明白,智障人士一樣值得被尊重。 記者:林誠瑤、石卓穎 編輯:高小柔、朱佩瑩、李昌峻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智障人士 #香港馬拉松 #香港特殊奧運會
【浸大必修國安法 學生憂洗腦教育】
- 2021-10-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陳梓熙、申詩煒
- 2021-10-27
浸大今學年起要求新生必修國安教育,將舉行數場講座予新生報名參加,首場講座昨日舉行,有新生認為講座有宣揚國安法的感覺,亦有新生對校方強制修讀國安課程覺得反感。 記者:張瑜瑤、魏焰 編輯:陳梓熙、申詩煒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浸會大學 #國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