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留下來的人不能磨滅的哀 自殺者親友難以啟齒的痛
- 2023-07-23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符 芷琳編輯:符 芷琳
- 2023-07-23
「看到遺書的那一刻,我腦海中浮現了四個字——『罪孽深重』。」Steve說。Steve的朋友在十九年前在國外自殺離世,當年就讀中三的他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面對了第一次死別。同樣突然面對死別的還有Elaine,一年多前她亦沒有想過向來樂天的弟弟竟會選擇輕生。身邊的親友突然自殺離世,對任何一個人而言無疑都是一場沉重的打擊。兩個失去至親的故事,作為「留下來的人」,Elaine和Steve又是如何與他們的哀傷共處? 如果有如果 無法挽回的哀 Elaine今年二十四歲,她的弟弟在一年多前自殺離世。Elaine和弟弟年紀相差七年,正因為兩姐弟的年紀差距大,她更像是一個教育弟弟的角色。 …
在氫氣中尋找綠色未來——淨零目標下,香港氫經濟該如何走?
- 2023-07-2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潘明卉
- 2023-07-21
2022年7月15日,城巴在其柴灣車廠內,為引入全港首架雙層氫燃料電池巴士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禮。匯達交通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工程)蘇國健當時說,「我們希望政府盡快訂立氫能汽車在道路行走的守則和配套設施,特別是加氫站,以及關於氫氣的生產和儲存。」然而,香港的道路上至今未見氫能巴士的蹤影;相比之下,內地及歐美城市的氫能巴士早已大行其道。 以氫作為能源載體的「氫經濟」,是一種基於氫氣製造、儲存、運輸及應用於一體的全新經濟體系,被譽為實現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一環。當各國企業及政府積極投入到該領域的研發、應用,並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時,香港政府過於保守的態度,讓業界頗感為難;有立法會議員預料,需由企業作主動, …
生態惡化影響桉樹生長 澳洲動物園自設園林區保育樹熊
- 2023-06-29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李 朗僑編輯:DMC
- 2023-06-29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至今已知的有700多個品種,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是當地木本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樹種。雖然種植桉樹或會破壞種植地的生物鏈,但它同時可提供不少好處,例如桉樹本身帶有揮發性芳香油,有驅蟲、消毒等用途,其葉(尤加利葉) 則是澳洲特有動物—樹熊的唯一食物來源。 然而,氣候變化日趨嚴重,不但發生山火的機會大增、令相關樹種數量大減,更會改變尤加利葉中的營養,影響樹熊的生存。澳洲有動物園在園區內設置桉樹種植園,確保樹熊擁有足夠的尤加利葉,以及保護不同種類的桉樹。 溫室氣體濃度上升 影響桉樹營養及生存空間 尤加利葉的主要營養成份為水、纖維、蛋白質等,然而隨著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其營養價值每況愈下 …
澳洲人豪擲46億港元慶母親節 「2023母親節慈善跑」逾六萬人參加
- 2023-06-08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張家禧編輯:DMC
- 2023-06-08
澳洲母親節在今年5月14日,澳洲人為了表達對母親的心意,習慣購買鮮花、賀卡或者貴重首飾作禮物送給母親。有澳洲人卻選擇特別的方式過母親節,他們表示會跟母親一起參與 跑步籌款活動。有在澳洲居住的港人認為,澳洲人比香港人更重視母親節。 「2023母親節慈善跑」(2023 Mothers’ Day Classic)於澳洲當地舉行, 有逾六萬位參賽者;身為參加者之一的Evan表示,母親節與家人一起參加慈善跑感覺特別親切,又能與母親一起參加活動,拉近了與家人的關係,又能幫助患乳腺癌病人籌款,提高澳洲人對乳腺癌的認識,令她感到今年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Evan指,澳洲人比較看重家庭觀念,特別是母親節 …
11.18 油麻地|4人暴動罪成 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月 官斥情節嚴重、性質惡劣
- 2023-06-0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分拆17案審訊。其中一宗涉及18人的案件,13人不認罪後受審,早前裁定所有被告暴動罪成,其中四人還押至今(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判刑,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個月。其他被告早前已判刑。 暫委法官嚴舜儀判刑時指,本案暴動發生在商住區林立地段,示威者投擲汽油彈及其他破壞行為對現場人士帶來直接的人身傷害,造成的財物損失和對公共設施的破壞損失難以估計。法官形容本案情節嚴重、性質惡劣,認為各被告當時不論何時加入,都必定知道暴動的實況,增加聲勢令暴動持續。 第8被告翟耀 …
213分之1|青年三年候審之旅—等
- 2023-06-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邱煒峰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在月台上整群人在等候開往地獄的列車,但列車上只有少數人能通往天堂。」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筆名周海誠的鋼琴調音師是其中之一。由被捕至審訊逾三年的等待,案件終於曲終人散,「但有些事情是看化了,要來的始終也要來。」海誠踏上列車迎接審判的結果,「被告罪名成立,判囚四年九個月。」 泛起自殺念頭 調音工作助紓痛苦 憶述被捕一刻,海誠愣住半分鐘,左思右想地吐了「地獄」二字,「那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候,尖叫聲,警察行動的聲音,各種聲音混雜,我以為不是真的。」暴動——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一夜間烙在他的額上, …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成立 李慧琼:召集各方撐政府方案
- 2023-05-0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鄭希敏編輯:吳 詠瑩
- 2023-05-05
政府日前公布方案,改革區議會組成,今(5日)有團體組成「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由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擔任總召集人。大聯盟早上於銅鑼灣舉行成立記者會並擺放街站,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都有到場支持。 李慧琼在致辭時指,成立大聯盟的目的是讓各界表達訴求,支持政府方案。她批評有區議員以區議會作政治平台阻礙政府施政,甚至勾結外國勢力、宣揚「港獨」,形容方案及時並有必要,是一套「聽到意見做到的制度」。李慧琼亦表示大聯盟將會於18區開設街站,收集簽名並組織座談會,期望爭取更多市民支持。 曾國衛發言指,方案能令區議會更多元化,亦能堵塞現時區 …
區議會改革直選減至兩成 麥美娟:直選席位非越多越好
- 2023-05-0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浩然編輯:張 智傑
- 2023-05-05
政府昨日(2日)公布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改革區議會組成,將分別以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及地方直選的混合模式進行,議席比例依次為「4:4:2」,其中地區直選席位減至約兩成。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3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訪問指,直選席位並非越多越好,提醒市民不需過於集中比例多寡。但有議員擔心提名門檻過高或會令議會無法充分反映市民意見。 在政府建議方案下,參與直選的候選人亦需先取得「三會」(分區會、防火會、滅罪會)中九人提名,再經政務司司長在內的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批。麥美娟認為「三會」成員大多累積地區服務經驗,熟悉區內情況,合乎社會期望。她亦批評過往區議會較多聚焦政治類議題,猶如辦「政治騷」,盼 …
消委會:去年近7成超市貨品加價 市民:食品貴寧食外賣
- 2023-04-17
- 新報人
- 記者:黃凱晴編輯:賴 小苡
- 2023-04-17
消費者委員會今(17日)公布超市價格調查,比較本港三間大型超市百佳、惠康及AEON共260項貨品平均售價,發現貨品去年總平均售價較前年上升2.1%,高於同期1.9%的通脹率,近七成貨品都加價,當中以牛油升幅最高,逾一成半;而食油總平均售價連續三年上升。消委會又發現,13類貨品當中有10類總價格上升,僅三類貨品價格下跌,比較疫情前後,罐頭食品的總平均售價於三年間上升逾三成。 消委會發現,平均售價升幅最高的三大類貨品均屬日常生活必需品。屬奶類食品的牛油升幅最大,總平均售價在2022年飆升15.4%,當中「大公司牛油(無鹽)200克」的升幅最大,平均售價由26.5元加至31.9元,升幅達20.1%。 …
市建局首設「樓宇復修資源中心」 最快7月向公眾開放
- 2023-04-1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編輯:黎 梓晴
- 2023-04-17
近年市區舊樓衍生安全隱患,為鼓勵業主維修樓宇,市區重建局設立全港首間以推廣樓宇復修為主題的「樓宇復修資源中心」。中心設多個互動展區,更提供視像諮詢室和會議室借用服務,期望提高市民對樓宇復修的意識,能為大廈業主或業主組織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最快7月正式投入服務。 位於土瓜灣煥然懿居商場的資源中心面積約7,500平方呎,分成『「因」「時」復修』、「工程知識」、「組織能力」及「財政儲備」四個展區,在4月1日開始為時三個月的首階段服務,邀請區議會等地區持份者參觀。展區透過多媒體與科技設備介紹有關樓宇復修工程的所需知識,例如議決工程方案、招聘顧問公司與驗收工程等,預料最快在7月投入第二階段的服務並開放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