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調查指逾三成受訪者憂租借餐具衍衛生問題 市民盼租借途徑多元便利

  • 新報人
  • 記者:戴慧豐編輯:張 智傑
  • 2023-12-05

綠領行動今(5日)公布外賣習慣及租借可重用餐具系統調查結果,發現逾三成受訪者因「衛生考慮」不願租借餐具,團體指政府須確保租借餐具乾淨衛生;有市民則擔心租借可重用餐具系統繁複,盼歸還餐具的方式可以方便、多元,才能吸引大眾使用。 政府將於明年4月22日分兩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環保團體綠領行動於10月至11月期間以網上及實體問卷,訪問合共1166名市民的外賣習慣及對租借可重用餐具的接受程度,結果發現九成受訪者最近一個月曾購買外賣,逾半受訪者願意自備餐具及容器。此外,報告亦指逾四成受訪者因怕「麻煩」不想買外賣時要自備餐具及容器;超過三成(34%)受訪者因「衛生考慮」不願租借可重用餐具。另外,有32% …

港聞

中國日報2023大學新聞獎 新報人奪最佳經濟新聞報道亞軍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3-12-04

中國日報今日(4日)舉辦「2023大學新聞獎」頒獎禮,《新報人》記者潘明卉憑報道—「在氫氣中尋找綠色未來——淨零目標下,香港氫經濟該如何走?」榮獲最佳經濟新聞報道亞軍。 頒獎禮在廣州南沙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舉辦,來自兩岸暨港澳地區84間著名大專院校提交過千份作品,參賽人數達3600人,無論是人數、院校或作品數目都創新高。評審團由100多名大學教授、資深傳媒人及專業人士等擔任,選出得獎作品。 得獎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3/07/21/在氫氣中尋找綠色未來-淨零目標下,香港氫經/ 指導老師:陳景祥

港聞

三隧12.17實施「分時段收費」 司機指收費差額不影響隧道選擇

  • 新報人
  • 記者:林 幸言編輯:曾楚雲
  • 2023-12-02

三隧將會在本月17日早上五時起實施「分時段收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網誌表示期待新措施能鼓勵部份駕駛人士彈性出行或轉乘公共交通工具,紓緩繁忙時段過海交通擠塞的情況。但有司機表示對於「分時段收費」一事不知情,20元的收費差額不影響隧道選擇,也有司機指沒有太在意相關政策。 「分時段收費」下,私家車隧道收費由20元至60元不等,繁忙時段西隧維持60元收費,紅隧和東隧則調整到40元。私家車司機Michael表示,對於「分時段收費」一事不知情,但認為「分時段收費」不會影響他選擇使用哪一條過海隧道,西隧與紅隧收費差額僅20元,不足以使他改變行程。他舉例從荃灣或葵涌等地方過海,多數人都因時間成本使用西隧 …

港聞

今年嚴重交通意外長者佔六成 長者倡設按鈕延長「綠燈」

  • 新報人
  • 記者:文栢源編輯:吳 樂童
  • 2023-11-26

道路安全會今(26日)舉行「道路安全議會50周年好心態嘉年華」,望提升公眾的道路安全意識及減少交通意外。議會主席兼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指本年度首三季共錄得715宗致命或嚴重受傷的交通意外,比過去五年同期下跌近一半,當中有31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因交通意外死亡,佔死亡個案61%。有長者認為政府在交通設施方面對長者支援不足,望增加輔助設施。 市民黃女士指香港的交通安全不錯,大部分香港人都願意遵守交通燈。但她認為嚴重交通意外中牽涉較多長者,是因為他們會「恃老賣老」,橫過馬路會舉手示意司機讓路給自己,罔顧道路安全。 年過80的孫婆婆則表示,現有的交通設措施對長者支援不足,如行人過馬路時間短,由於 …

港聞

房委會停車場明年加價 公屋戶:月租車位近3千元不合理

  • 新報人
  • 記者:柯 慕蓉編輯:陸 家輝
  • 2023-11-21

房屋委員會昨(20日)宣布明年1月1日起停車場加租,私家車和輕型貨車露天及有蓋泊車位月租分別加120元及140元,加幅約4.31%至8.27%,時租收費則加1元。有車主表示,對加價不意外,亦有車主期望停車場加價後可提供更多配套,如安裝水喉予方便車主可洗車。 居住於油塘邨的梁先生是月租車主,他指房委會停車場的租金比其他私人停車場便宜,因此是次加租幅度不算太大,尚可接受。但他認為「住在這裡的始終都是公屋戶」,房租不超過3000元;泊車卻需要2000多,比例上不合理。另外,他亦希望加價後停車場能夠提供更多配套,例如提供水喉可以洗車,「給一桶水都不算多,畢竟都交了近3000元的月租。」 時租明年起亦都 …

港聞

私隱署:逾七成企業過去一年遭網絡攻擊 創歷年新高 釣魚攻擊續是主流

  • 新報人
  • 記者:陳 鈞延編輯:陳康正
  • 2023-11-14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今(14日)公布本年度「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及私隱認知度」調查結果,發現逾七成受訪企業在過去12個月曾遇到網絡攻擊,創歷年新高;96%受訪企業曾遇上網絡釣魚攻擊包括電子郵件或電話等攻擊,較去年上升兩個百分點。另外,新興的釣魚攻擊模式,如使用人工智能(AI)或生成式AI及使用二維碼的釣魚攻擊亦分別錄得9%及8%。 調查透過電話訪問378間不同行業的企業,從四個範疇評估香港企業的網絡保安準備程度,得出以100點為滿分的「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今年指數僅達47點,較去年下降6.3點,為歷年最大跌幅。中小企的整體指數跌幅最大,下降7.1點至43.6點 …

港聞

年宵復辦快餐檔成交價最高22萬元 惟有檔販對回本抱平常心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編輯:陳 歴
  • 2023-11-13

維園年宵攤位今(13日)起一連三日競投,停辦三年的快餐攤位今年復辦,今早競投的快餐和濕貨攤位吸引不少人競爭。快餐攤位的成交價最高22萬元,惟有檔販表示對生意期望不大。 以19.2萬元投得快餐攤位的吳先生有從事飲食業經驗,他指年宵將會以售賣小食如燒賣、魚蛋為主,惟對生意期望不大,「有疫情前六到七成已經好好」。問及生意能否回本,他表示只抱平常心。 馮先生以18萬元投得快餐另一攤位,主要售賣燒肉,預計年宵能吸引較多年輕人,但由於今年成本高和資源少,故未能預計年宵生意額。2019年維園年宵快餐最高成交價是52萬元,而2020年時成交價是20.2萬元。 食物環境衞生署高級行動總監許素卿指,濕貨攤位高度來 …

港聞

消費權益新聞獎 新報人奪大專院校新聞銅獎

  • 新報人
  • 記者:吳佩怡、李靜琳、Cheuk Tung IU編輯:吳佩怡、李靜琳、Cheuk Tung IU
  • 2023-11-09

消費者委員會今(9日)舉辦「第23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禮,《新報人》憑「康文署辣招再加辣 炒場黨見「招」拆招」獲「大專院校新聞獎」銅獎。 (得獎感言)來到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年,從未想過會因自己構思的故事而得獎,更未想過可能大家「看到厭」的「炒場」議題中,找到新方向。 去年九月和同伴構思故題時,剛巧有朋友抱怨過「book場」難,記得十月有新辣招推出,我們靈機一動,看看是否可杜絕炒場。於是決定以對比辣招前後的情況、炒場黨會否有新的行徑避開辣招去調查。 報道以「放蛇」進行,並檢視辣招能否遏抑炒賣,過程並不容易,在網上兜售的場地有十多個,覆蓋港九新界,花了幾天才確認目標場地,又要不斷旁敲側擊,向場 …

港聞

【施政報告】懶人包 2023

  • 新報人
  • 記者:林 幸言編輯:吳 詠瑩
  • 2023-10-25

指導老師:林穎茵

港聞

【施政報告】李家超:明年內完成23條立法 提交網絡安全立法草案

  • 新報人
  • 記者:陳 鈞延編輯:賴 小苡
  • 2023-1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宣布《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將會於明年內完成立法,同時明年內會向立法會提交網絡安全立法草案。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應當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完善相關法律;現時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並會於明年內完成立法。 他又指,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政府會著力提升能源、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機構的網絡安全保護,明年內會向立法會提交草案。 另外,政府為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已提交《區旗及區徽條例》修訂草案,待審議及通過後,將展開宣傳工作,教育市民尊重及正確使用區旗及區徽。 指導老師:林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