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廣播新聞網BNN

港聞

跆拳港隊缺專場 隊員對新局無望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 2021-10-18

有港隊跆拳道運動員指因資源及配套不足,缺乏專屬訓練場地,於是自資開設道館,令訓練更加專注。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推動體育發展不能單靠政府資源,需要多方配合。 記者:黃靖文、楊桂馨、龍德文 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港聞

【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林鄭:可媲美矽谷】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王愷澄編輯:李昌峻、黃麗莎、黃樂穎
  • 2021-10-07

創科發展亦是今份施政報告的另一項重點。「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會將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用地,整合成「新田科技城」。林鄭月娥指香港在創科有極大優勢,形容建設可媲美矽谷。

港聞

林鄭月娥:「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否違法難由特首回答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6-01

本周五是六四事件32周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被問到是否依然認同前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所講,「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偽命題,林鄭月娥表示,過去兩、三年發生很多事,國安法實施後對香港有很大影響,不能夠假設社會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又指問題複雜,難以「是」或「否」回答,相關情況應交由執法機關及司法機關負責。 她重申,根據基本法,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同時享有高度自治,但是直轄中央管理,不存在可做違反國家憲法的事。她指根據《國安法》任何人組織、策劃、實施或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顛覆國家政權,即屬犯罪。 林鄭月娥又指,港區國安法將於月底實施一周年,到時將要向中央提交報告,但受法律所限,報告不 …

港聞

【 本港新增11宗新型肺炎個案 中環滙豐總行關閉 】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梁潔瀅編輯:蘇雯慧、梁潔瀅
  • 2021-03-17

本港今日新增11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8宗本地,其中2宗源頭不明。有員工確診的中環滙豐總行大廈要關閉。當局設流動採樣站,為須接受強制檢測員工檢測。 記者:梁潔瀅 蘇雯慧 指導導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疫情 #新型肺炎 #滙豐總行關閉

港聞

【科興疫苗:首宗死亡 有打針市民失約或取消預約】

  • 新報人
  • 記者:陳穎彤、李昌峻編輯:陳穎彤、李昌峻
  • 2021-03-03

一名63歲、有長期病患的男子,早前在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嚴重不適,其後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死亡事件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 官涌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早上表示,有3至5成已預約的市民沒如期出現,中心其後澄清接種率達九成半。 記者:陳穎彤 李昌峻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特輯:黨派意見縱不同 失業貸款評價低】

  • 新報人
  • 記者:鄧曉彤、蘇雯慧編輯:鄧曉彤、蘇雯慧
  • 2021-02-25

多個黨派對預算案持不同意見,大部分黨派支持推出電子消費券,但同時亦對失業人士貸款計劃表示失望。 記者:鄧曉彤 蘇雯慧 指導導師:呂秉權

港聞

【人物專訪:疫下救護 何憂何懼?】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梁潔瀅編輯:蘇雯慧、梁潔瀅
  • 2021-02-17

近日,有消防員確診新冠肺炎。而過去一段時間,曾經有沙田、青衣、牛頭角和港珠澳大橋消防救護站的救護員染疫。 這些消防救護員,一年要處理近三萬宗同疫情相關的召喚。跟病毒日夕相對,到底,他們有何心路歷程和經歷呢?他們又如何保護他人、保護自己呢? 記者:蘇雯慧 梁潔瀅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手機遊戲考驗友誼 學者提醒遊戲現實要分清】

  • 新報人
  • 記者:梁潔瀅編輯:梁潔瀅
  • 2021-02-16

有外國研究訪問了千多名網上遊戲玩家,有一半人表示上網打機可以增進友誼。但有七成多人就指,玩遊戲時,曾經被人冒犯。 最近,一款手機老虎機遊戲令不少人unfriend朋友,有學者就提醒,有時玩遊戲,不要過分認真。 記者:梁潔瀅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自力無障礙》】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倪禮碧編輯:蘇雯慧、倪禮碧
  • 2021-02-08

全港大約有7萬至10萬名智障人士,大部分都屬輕度智障程度,有基本自理和工作能力。 疫情下,有智障人士由「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要獨力賺錢,照顧父母;亦有人自薦做關注組織主席,為其他智障人士爭取權益。 在過程中,他們的父母慢慢放手,不斷鼓勵,幫助子女自力更生。 在沿途,社會上的你我他,會否脫下有色眼鏡,讓他們「自力無障礙」? 記者:蘇雯慧 倪禮碧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暢遊郊野垃圾多 帶返市區方上策】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編輯:蘇雯慧
  • 2021-02-08

疫情下,很多市民到郊外行山。有環保團體的調查發現,差不多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會將垃圾留在郊野,呼籲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記者:蘇雯慧 指導老師:呂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