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
等不到的低地台小巴 輪椅人士搭小巴難上加難
- 2025-06-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蘇俊希、譚櫻芝編輯:鄭宇霞、陳晉剛
- 2025-06-08
輪椅人士沒有辦法乘坐車門設梯級的普通小巴,而低地台小巴方便輪椅人士上落。政府在 2018 年引入低地台小巴,但 7年過去,原本 5 條往返醫院的小巴線都添置了低地台小巴,但實際只有一輛小巴行走路上。有小巴營辦商反映低地台小巴營運成本高昂,維修難,出車就注定蝕本。 立法會議員認為低地台小巴的發展面對不同困難,但運輸署和營辦商應互相合作,嘗試推行。輪椅人士稱小巴能增加出行自由度,但他們要等到小巴還要等多少年? 多輛停駛 班次疏落 低地台小巴形同虛設 早在2007年,《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提出「無障礙交通」政策,旨在為殘疾人士建立無障礙的出行環境。運輸署於2018年1月展開低地台小巴試 …
政府擬增 600 專營的士惹不滿 業界反推先導計劃
- 2018-03-24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梁曉茵編輯:李奕鳴
- 2018-03-24
近年的士服務質素為人詬病。為改善交通服務及照顧消費力較高的乘客,政府在去年提出「專營的士」計劃,研究批出 3 個專營權,涉及共 600 架專營的士。 然而,有議員認為計劃會加劇業界人手短缺的問題, 且專營的士起標收費可達 36 元,對業界不公。故業界反建議將行內部分的士升級優質的士。惟政府認為現行的士牌照屬永久性,始終難保服務質素。 計劃要求 5 年車齡 業界指門檻較高 政府在 2017 年 6 月向立法會提交《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當中《角色定位檢視》的部分提及「個人化點對點公共交通服務」,希望以專營權模式營運「專營的士」,以引入新競爭。專營權為期 5 年,不屬永久發牌,年期屆滿後要重新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