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財政預算案

財經

【2021財政預算案】本年度發行不少於150億iBond 銀色債券年齡門檻降至60歲

  • 新報人
  • 記者:彭樂程編輯:余 琬瑜
  • 2021-02-24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繼續發行不少於240億元的銀色債券及不少於150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銀色債券認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 政府計劃定期發行綠色債券,並會擴大其規模,建議將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2,000億元,讓政府可以於未來5年,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並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 另外,「債券通」以達致南北雙向交易為目標。落實「債券通」的南向交易將更便利內地投資者作多元化資產配置,也為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機遇。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已成立工作小組推動「債券通」南向交易,爭取在年內開通。 為應付「債券通」北向交易下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政府將提升本地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 …

財經

【2021財政預算案】寬減住宅物業差餉及電費補貼 料超過270萬用戶受惠

  • 新報人
  • 記者:郭文傑編輯:余 琬瑜
  • 2021-02-24

政府宣佈2021/22年度4月起繼續寬減政府物業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75%租金及費用,為期6個月,至2021年10月。同時,因疫情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可繼續獲全額租金寬免,因此政府收入將減少14億元。 另外,政府宣佈在本年度寬減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1000元為上限,估計涉及295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116億元;同時亦會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這項措施將涉及約28億元開支,超過270萬個住宅用戶可受惠。 政府預留10億元用作資助為3000多幢差餉租值較低的老舊樓宇進行渠管維修或提升工程。針 …

財經

【2021財政預算案】 整體通脹率為1.6% 料整體經濟今年恢復正增長

  • 新報人
  • 記者:周 雅妍編輯:鄭卓伶
  •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表示香港整體經濟去年上半年大幅收縮9%,第三季稍見改善,但第四季後期至今再受疫情打擊。去年全年合計,經濟收縮1.6%,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 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料今年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乎疫情發展。他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而今年整體通脹率與基本通脹率分別為1.6%和1%。 香港會繼續受惠於內地的持續發展及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大趨勢,經濟前景正面。此外,他表示香港能憑着「一國兩制」的優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等,他預料香港經濟在2022至2025年間, …

【財政預算案】政府擲500億支援創科 議員指措施「對症下藥」

  • 2018-03-01
  • 新報人
  • 記者:林苑荇編輯:黃永亮
  • 2018-03-01

本年度政府將投放500億元投資創科發展,推動本港經濟多元發展,並計劃將數碼港商場發展成電競熱點。有議員認為政府是次預算案能回應業界訴求,打破香港創科裹足不前的局面。 撥500億元支援創科 議員指預算案「積極創新」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將額外預留500億元予發展創新科技。陳茂波指,當中200億元將用作投資位於落馬洲的創科園(第一期)發展。同時,亦投放100億元至創新及科技基金,100億元至醫療科技創新平台、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創新科技平台,及另外100億至香港科技園公司,以用於園內興建科研設施、向租戶提供支援及興建智慧園區等。陳茂波希望,藉此建設科技平台匯聚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及培育本港人才。 立法會資訊科 …

【財政預算案】新基建支出大減 公屋供應放緩

  • 2018-03-01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陳彥彰
  • 2018-03-0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算案中,陳茂波大幅減少新年度展開的基本建設開支,與過去兩年相比相差超過300億元。在住宅土地及商業用地供應上,本次預算案與過去幾年沒有重大分別,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量只由去年的9.45萬個單位上升至10萬個單位。 基建項目支出減少 政府實質開支下跌5.6% 過去兩年,財政預算案分別投放647億元及769億元,以開展該年度的各項基建項目,包括東涌新市鎮的填海工程。然而,陳茂波於本次財政預算案內,只在開展新基建工程上投放281億元,較過去兩年下跌超過300億。 政府在基礎建設的開支亦隨之而下跌。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計劃將基礎建設實質開支減少5.6%,是三年來 …

【財政預算案】「派糖」支出歷年最高 退稅惠中產 基層學童派二千

  • 2018-02-28
  • 新報人
  • 記者:梁浩揮編輯:陳鈺霏
  • 2018-02-28

本年度政府庫房「水浸」,財政盈餘達1380億元,比往年增加452億元,為歷年最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推出包括惠及中產人士的稅項寛免,惠及基層的綜援生果金「三糧」,向有需要學生派2,000元等,「派糖」措施佔預計年度盈餘中的近四成。 主要稅項豁免上限大增 上年度「派糖」支出為351億元,比本年度少大約100億預算。雖然主要措施大致相同,但本年度的免稅上限卻大大提升。 以75%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為例,上限由2016/17年度的2萬元上調至本年度的3萬,全港共有188萬納稅人受惠。而75%利得稅的上限也由2016/17年度的2萬元上調至本年度的3萬。 至於子女供養父母的免稅額,則視乎父母的年齡和入住 …

【財政預算案】教育經常性開支增加6% 盼提升多方教育質素

  • 2018-02-28
  • 新報人
  • 記者:梁曉茵編輯:張美婷
  • 2018-02-2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現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當中著墨於教育的部分較上屆為多。現屆教育經常開支為1,137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的27%,較上屆多6%。政府期望籍此提升教育質素並惠及有需要學生,並會增加資金以助推行小學「一校一社工」。但有學者指教育界仍有多項需要未被照顧,除了撥款金額,亦應着意有關撥款是否用得其所。 增撥20億教育開支實踐優質教育 現屆政府履行去年施政報告的承諾,增加50億元經常開支,當中36億元已獲立法會通過。陳茂波表示將會再增撥20億元,以進一步實踐優質教育。當中包括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加強對幼稚園的支援、檢視和改善融合教育以及加強推動全方位學習等措施。 陳茂波稱,政府會在獎 …

【財政預算案】第二個十年計劃建新醫院 醫療開支再創新高

  • 2018-02-28
  • 新報人
  • 記者:鍾嘉堯編輯:鍾梓儀
  • 2018-02-28

在本年度,政府經常開支繼續增加,在過去十年平均增加7%。醫療服務需求仍是政府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當中2018/19年度的公共醫療開支為712億元,較上年增加13.3%,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7.5%。 撥三千億冀增四千病床 本年度預算案額外預留3,000億以用作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及改善現時衛生署診所設施。第二個十年發展計劃內容包括,研究現址重建瑪嘉烈醫院和屯門醫院、在京士柏用地(即伊利沙伯醫院現址)興建新醫院,以及擴建北大嶼山醫院,預計可加設3,000至4,000張病床。 醫管局撥款增加近60億元 醫管局在2018/19年度的經常資助提高近60億元,以增加病床數目、手術室節數、普通科和 …

本地小販被嚴打 美食車或成新方向

  • 2015-02-28

食環署表明今年新春期間會針對無牌熟食小販問題嚴加執法,以致墟市移至旺角朗豪坊對出的砵蘭街,愈夜愈旺。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倡引入外地美食車吸引旅客,但被批評熟食小販已是美食車,根本不需再引入,惟「我要真小販」發起人則指建議可成保留小販文化的新方向。

曾:佔領造成內傷 政府2.9億支援受影響行業

  • 2015-02-25

2015-2016年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一開始便提及佔領運動阻礙政府施政,損害香港穩定、守法、高效的國際形象,造成「內傷」,又表示佔領行動對旅遊、酒店、飲食、零售和運輸等行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