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
【副刊】港素食 點樣食? 志雲大師:隨心而食 初心不變
- 2024-04-1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嘉潁、李春燕編輯:黃梓霖
- 2024-04-17
「素食有很多選擇,並不是大眾心目中『食齋就淨係食齋滷味』般單調,其實可以有很多變化。」茹素18年著名節目主持人陳志雲娓娓道來,如今他「隨緣」食素,見到餐桌上有肉食也不避忌。像他一樣的「素食者」應該為數不少,Yunnie是其中之一,她說:「 外出聚餐時望着別人吃肉,自己也想吃,好難戒。」即使他們如今不再長期食素,但素食的初心依舊沒變。 下定決心展開素食之旅 陳志雲視素食為嘗試新生活的方式,談起成功戒肉的原因,他歸功於家居附近一間齋鋪,「那裏的素菜煮得很好吃,一次誤打誤撞去了嘗試,令我發現原來素食並不是我心所想般枯燥無味」;但僅僅一間齋鋪,便可以讓人堅持18年? 言談之間,陳志雲形容自己是一個性格 …
百年港齋世俗化 形變而神不變
- 2018-04-27
- 新報人
- 記者:鄧曦雯編輯:黃詠榆
- 2018-04-27
近年掀起一股素食風潮,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素食行列。不過「食齋」與「茹素」有別,前者除了考慮食物種類,亦須遵從佛教規條限制進食時間。但時移勢易,有百年歷史的傳統齋舖亦褪去宗教色彩,轉趨現代化,更關注個人健康及環境保護,甚至容許員工於店內進食肉類。融合多國文化的新式素食店亦配合潮流相繼湧現,在回應市場需求的同時,更希望宣揚「餐桌放生」的理念。 素食館三波湧流 素齋文化有別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法忍法師指,大清滅亡後,南方人逃難至香港,開始有僧人在香港興建寺廟,將佛教傳入香港;並在 1921 年第一次正式舉行出家儀式,亦開始有港人削髮為尼。 佛教發展與齋菜文化相長,法忍法師指香港素菜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