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精神健康

專題

【專題報道:另覓靈藥】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Tin Ching Thira PANG編輯:Tin Ching Thira PANG
  • 2024-07-29

  「有病」看醫生、藥到病除,是常聽到的道理。對於精神健康出現毛病的人,他們能否獲得適切治療?吃藥又是否唯一方案? 根據醫管局,現時全港有超過96萬人次在精神科求診,創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而新症輪候時間最長超過兩年。面對精神科服務支援不足,有人選擇在體制外另覓出路,以頌缽和大自然去「自救」和「救人」。 體制外的治療方法是否「靈藥」?患者選用這些方法有何考量和風險? 記者:彭天晴 指導老師:潘蔚林 #廣播新聞網 #BNN #精神健康 #森林療癒 #頌缽療癒 #復元人士 #大自然療癒 #森林浴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 : …

港聞

邊笑邊運動 大笑瑜珈另類紓壓法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陳豊贊、陳佳鑫、張倩欣編輯:陳天朗、譚美兒、黃淳謙
  • 2023-12-22

根據「2022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港人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為47.64分,連續5年處於不合格水平。有機構推廣大笑瑜伽,助港人紓緩壓力。有精神科醫生指,大笑瑜伽或可作為傳統藥物或心理治療的輔助。 記者:陳豊贊、陳佳鑫、張倩欣 編輯:陳天朗、譚美兒、黃淳謙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大笑瑜伽 #愛笑瑜伽 #精神健康 #焦慮症 #抑鬱症 #壓力

港聞

駐校社工工作範圍闊 議員倡增輔導員分工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黃思琦編輯:譚美兒、李靜琳、陳感恩
  • 2023-11-30

學童精神健康情況近期受社會關注,有議員認為本港應參考外國,將社工與輔導員分工的做法普及開去,以更深入地協助受情緒困憂的個案。 記者:黃思琦 編輯:譚美兒、李靜琳、陳感恩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中學 #社工 #輔導員 #學童 完整報道:https://youtu.be/YZbaF8U6u54?feature=sh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