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環保

生態惡化影響桉樹生長  澳洲動物園自設園林區保育樹熊

  • 2023-06-29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李 朗僑編輯:DMC
  • 2023-06-29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至今已知的有700多個品種,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是當地木本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樹種。雖然種植桉樹或會破壞種植地的生物鏈,但它同時可提供不少好處,例如桉樹本身帶有揮發性芳香油,有驅蟲、消毒等用途,其葉(尤加利葉) 則是澳洲特有動物—樹熊的唯一食物來源。 然而,氣候變化日趨嚴重,不但發生山火的機會大增、令相關樹種數量大減,更會改變尤加利葉中的營養,影響樹熊的生存。澳洲有動物園在園區內設置桉樹種植園,確保樹熊擁有足夠的尤加利葉,以及保護不同種類的桉樹。 溫室氣體濃度上升 影響桉樹營養及生存空間 尤加利葉的主要營養成份為水、纖維、蛋白質等,然而隨著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其營養價值每況愈下 …

港聞

消委會:近9成人願意多花錢在環保產品 港人回收意欲平淡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17

消費者委員會今早(17日)發表消費行為追蹤研究報告,探討港人的可持續消費行為,即購買不破壞環境的產品。研究發現近九成受訪者願意花額外金錢購買可持續產品,如貼有環保標籤的家電,惟與2015年相比,港人的回收意欲未見增長。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可持續消費為「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沒有增加對環境的損害,以及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 消委會於2020年6月-8月間以電話及街訪模式,訪問了1,517名年齡15-64歲的市民,了解他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行為等。結果顯示受訪者的環保意識比2015年有提升,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態度指數從2015年的74分升至2020年的77分,但依然比行為和意願指數高(7 …

港聞

【暢遊郊野垃圾多 帶返市區方上策】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編輯:蘇雯慧
  • 2021-02-08

疫情下,很多市民到郊外行山。有環保團體的調查發現,差不多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會將垃圾留在郊野,呼籲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記者:蘇雯慧 指導老師:呂秉權

濫收單據成浪費 環團倡電子收據減廢

  • 2018-12-31
  • 新報人
  • 記者:鄭詩敏編輯:黃詠榆
  • 2018-12-31

近年「走塑」運動大行其道,然而購物單據的浪費問題或遭忽視。本報記者走訪 3 間大型超市,發現不少市民對收據「來者不拒」,卻又隨手棄掉,造成浪費。有環保團體推算,現階段若改善單據排版,並推行電子收據方案,一年節省的收據量可填滿 20 個維園。 超市店員濫印單據 市民來者不拒 大部分食肆、便利店、自動櫃員機等,在完成交易後都會提供紙本單據。記者曾在將軍澳、樂富、九龍灣的3間大型超市門外,觀察市民處理單據的方式,發現不少市民不會主動拒絕收取單據。顧客林先生表示,存取單據主要用作紀錄及核對,但當單據脫色,會果斷丟棄,並沒有留意單據所衍生的浪費問題。記者又曾親身於以上商店購物,在事先表明不需單據的情況下 …

專題

河道污染未解決 活化親水或成泡影

  • 新報人
  • 記者:郭芝琳編輯:陳鈺霏
  • 2018-02-17

政府近年積極推廣親水文化,並考慮於大圍明渠設置魚梯,及在屯門河興建划艇設 施。惟香港不少河渠仍存在污染問題,如擬活化的屯門河大腸桿菌含量更超標逾三 倍。有區議員批評政府各自為政,未能有效處理非法排污的問題,擔心窒礙活化計 劃的進行。 擬活化河含菌超標逾三倍 渠務署計劃於2019年為屯門、大圍、火炭及佐敦谷等多條河 道及明渠進行活化工程,包括於河旁加入綠化及行人道、興建「魚梯」及水上活動設施等,以改善生境及供市民親水。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次級接觸康樂活動分區水質標準,水體的大腸桿菌全年幾何平均值每100毫升不可超於 610個。惟環保署最新的《2016年香港河溪水質年報》則顯示,屯門河中游,即渠務署 …

環團批環保飲管「不環保」 或造成另類浪費

  • 2017-10-27
  • 新報人
  • 記者:陳鈺霏編輯:黃靖茜
  • 2017-10-27

自 2007 年本港首個「無飲管日」舉辦以來,坊間開始推出環保飲管,材質以不銹鋼和玻璃為主。惟近日有環保組織對環保飲管的衛生安全及推行意義提出質疑,認為其達不到減塑效果,反而造成不必要浪費。 塗層易脫落 買環保產品反生廢物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稱,現時市面存在低質量環保飲管,雖然價格低廉,但因使用廉價鋼材製造,令其壽命短暫,使用數星期後便出現塗層剝落,如消費者重新購 買並頻繁捨棄損壞的環保飲管時,反而會產生更多廢物。他又提到,日前有機構以派發紀念品方式,向市民提供環保飲管,但市民會否願意使用無從知曉,或會造 成另一種浪費,朱更反問「為什麼要使用飲管?」 朱江認為,類似環保產品似鼓勵外界「以消費 …

家居太陽能裹足不前 支援政策遜海外

  • 2017-03-20
  • 新報人
  • 記者:陳彥彰編輯:鄧麗婷
  • 2017-03-20

高樓林立、日照充足的香港具備發展太陽能的優勢,卻因政府缺乏支援措施導致發展落後。即 使有市民有意在家居安裝太陽能系統,亦因成本高昂而卻步。有環保團體建議政府引入上網電 價,增加市民自行裝設太陽能裝置的經濟誘因。 港太陽能發展落後 政府低估潛力 政府公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估計, 在 2030 年前太陽能只可應付香港約 1% 至 1.5% 的電力需求。亞洲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雅燕教授表示,有不少研究指,香港的太陽能潛力應可發展至佔總用電量 6 - 8%,形容政府的估計過於保守,「香港現時的太陽能佔總用電量的 0.02%,實際的太陽能發展和其潛力有很大的落差。」她又指香港多高樓大廈,具備 …

港人誤解二手衣物 港市場遠遜瑞典

  • 2016-10-10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0

港人熱愛時尚,每年購買不同衣物迎合潮流,容易造成浪費。過氣衣物除了丟棄外,亦可作二手衣物重新出售。著名平價連鎖時裝店發源地瑞典隆德鎮上有不同的二手時裝店,有店主經營逾十年,致力發展可持續服裝。反觀香港,有團體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港人未曾購買過二手衣物,衣物回收發展亦緩慢。 毋懼平價時裝 瑞典二手市場百花齊放   瑞典二手時裝店店主Mia Holmberg因希望推動可持續服裝而於隆德開設二手時裝店,店舖經營了14年,主要營運方式為寄賣,並以原價約3至5折價錢出售設計師品牌衣物,售出衣服後與寄賣方分賬。Mia指二手衣物既能減少丟棄衣物所造成的浪費,又能讓買家以低廉價格買得名牌衣物,故二手 …

環保過中秋 月餅罐化身成夾萬

  • 2015-09-29

中秋節過去,剩下一個個月餅罐,可以如何處理?擅長金工技術的本地獨立設計師陳寶峰將月餅罐改裝成夾萬,希望利用設計提升月餅罐的用途,賦予它們新意義。

全面膠袋收費實施 議員憂執法難

  • 2015-04-02

塑膠購物袋全面收費計劃於4月1日起推行,膠袋收費擴展至全港逾十萬間零售店,除豁免貨品外,市民索取膠袋,需付至少5角。有環保團體及議員擔心新計劃會面對執法困難,計劃實行首日,有市民及商戶均表示不清楚豁免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