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消費權益新聞獎

港聞

消費權益新聞獎 《新報人》奪大專院校獎一銀一銅

  • 新報人
  • 記者:梁彧睿、黃佳穎、張曉霖編輯:林穎茵
  • 2024-11-12

消費者委員會今(12日)舉辦「第24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典禮,《新報人》憑「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樂富食肆露天處理食材 野鴿垃圾幾步之遙」分別獲得大專院校銀獎和銅獎。《廣播新聞網》憑「$3000消費券有得拎 超市加價有往績」獲大專院校優異獎。 銀獎 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 (得獎感言)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其實社交平台上不單止有假商品,還會有各種假新聞、資訊,而作為記者,就是要跟這些假資訊對抗,讓香港有多一些真實的東西和報道。 得獎報道全文: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   記者:鍾凱桐、張天逸 指導老師:林穎 …

港聞

消費權益新聞獎 新報人奪大專院校新聞銅獎

  • 新報人
  • 記者:吳佩怡、李靜琳、Cheuk Tung IU編輯:吳佩怡、李靜琳、Cheuk Tung IU
  • 2023-11-09

消費者委員會今(9日)舉辦「第23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禮,《新報人》憑「康文署辣招再加辣 炒場黨見「招」拆招」獲「大專院校新聞獎」銅獎。 (得獎感言)來到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年,從未想過會因自己構思的故事而得獎,更未想過可能大家「看到厭」的「炒場」議題中,找到新方向。 去年九月和同伴構思故題時,剛巧有朋友抱怨過「book場」難,記得十月有新辣招推出,我們靈機一動,看看是否可杜絕炒場。於是決定以對比辣招前後的情況、炒場黨會否有新的行徑避開辣招去調查。 報道以「放蛇」進行,並檢視辣招能否遏抑炒賣,過程並不容易,在網上兜售的場地有十多個,覆蓋港九新界,花了幾天才確認目標場地,又要不斷旁敲側擊,向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