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本土

港聞

消防處修例 市民9月1日起可自行裝火警偵測器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8-26

  消防處修定《消防(裝置及設備)規例》,將獨立火警偵測器豁除於現行規例,即市民自行在樓宇及家居安裝偵測器。消防處形容,修例是拆牆鬆綁的利民措施,目的是鼓勵市民自行安裝獨立火警偵測器偵測火警,加強應急能力及逃生意識。   消防處今(26日)公布《2021年消防(裝置及設備)(修訂)規例》將於九月一日生效,加入獨立火警偵測器定義,和將獨立火警偵測器豁除於規例第6(1)和7(1)條的適用範圍,任何樓宇,業主、佔用人無須聘請註冊消防裝置承辦商,就可自行裝置的獨立火警偵測器。此外,業主和佔用人亦會豁免第8條有關須保持獨立火警偵測器時刻有效操作狀態,及每12個月由註冊承辦商檢查偵測器 …

港聞

【區議會宣誓】 拒辭職留下來堅守崗位 破產也要對選民守承諾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王春媚
  • 2021-07-30

  區議會議員宣誓將至,二百多人選擇先行辭職,但仍有人選擇繼續留守。多名民主派區議員辭職。沙田區禾輋邨區議員李志宏堅決留任,指區議會所有位置都會去做,更預計可能最終會破產。南區區議會副主席司馬文亦拒絕辭職,「當選四年,對選民許下的承諾,我會嘗試,並做到最好。」   李志宏:已準備會破產   沙田區民主派區議員原佔40席,現只剩下18人留仼,包括李志宏。26歲的他更在補選主席中自動當選,成為全港最年輕的區議會主席。李志宏指,民主派在沙田區議會中仍佔大半數,其實形勢沒太大分別,只是議會失去了一班戰友。   李志宏有參與民主派初選,亦曾借出過議員辦事處作初選票 …

港聞

孔繁毅:接種疫苗後有77宗面癱個案屬罕見 已連續24日零本地確診可通關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7-01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疫苗嚴重副作用個案中,暫時只有面癱與接種疫苗相關,400多宗嚴重副作用個案中,有77宗是面癱,他認為以接種300多萬劑疫苗計,屬罕見情況。他又表示香港已連續24日沒有本地確診,已可與內地和澳門通關。 孔繁毅今日(1日)出席新城電台《健康脈搏》時指,委員會檢視了400多宗疫苗嚴重副作用個案,認為多數與接種疫苗無關,僅面癱有關,「本港已被接種的300多萬劑裏有77宗(出現面癱),(接種)復必泰和科興各佔一半,情況輕微,可以痊癒。」他又表示即使沒有接種疫苗,每年也會有大約80人出現面癱症狀,經治療便能康復。     …

港聞

首宗涉違國安法案開審 唐英傑否認全部控罪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23

首宗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今日(23日)在無陪審團下開審,由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彭寶琴和陳嘉信處理。23歲被告唐英傑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另被起訴危險駕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被告否認三項控罪。控方擬傳召22人上庭作供。 被告早前就其案件不設陪審團一事上訴,但被駁回。 控方案情指唐英傑於去年7月1日由東隧到灣仔謝婓道近柯布連道交界駕駛插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中英字句旗幟的電單車,衝過警方三道防線,三名防暴警察受傷。     律政司署理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開案陳詞中,引述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分析指,「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具港獨意思。控方 …

港聞

消委會:近9成人願意多花錢在環保產品 港人回收意欲平淡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17

消費者委員會今早(17日)發表消費行為追蹤研究報告,探討港人的可持續消費行為,即購買不破壞環境的產品。研究發現近九成受訪者願意花額外金錢購買可持續產品,如貼有環保標籤的家電,惟與2015年相比,港人的回收意欲未見增長。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可持續消費為「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沒有增加對環境的損害,以及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 消委會於2020年6月-8月間以電話及街訪模式,訪問了1,517名年齡15-64歲的市民,了解他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行為等。結果顯示受訪者的環保意識比2015年有提升,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態度指數從2015年的74分升至2020年的77分,但依然比行為和意願指數高(7 …

港聞

涉及區議員宣誓條例草案今恢復二讀 有泛民區議員表明不宣誓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5-12

  立法會恢復二讀,涵蓋區議員宣誓的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條例草案,多個政黨表態支持,議員發言中,僅鄭松泰反對通過,料條例草案最快今日三讀通過通過。有身兼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要求盡快通過條例,並表明會宣誓,另有民主派區議員就指不會宣誓。     身兼東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支持通過條例修訂,並表明通過後會宣誓。 他說民主派議員於社交平台指條例修訂屬打壓,他認為是「用打壓博同情」,批評部份區議員因無須宣誓而「肆無忌憚」、宣揚「港獨」,用公帑反國家。     熱血公民代表鄭松泰反對通過條例草案。他說「修訂賦予律政司直接權利凍結區議員議席」, …

港聞

【 本港新增11宗新型肺炎個案 中環滙豐總行關閉 】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梁潔瀅編輯:蘇雯慧、梁潔瀅
  • 2021-03-17

本港今日新增11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8宗本地,其中2宗源頭不明。有員工確診的中環滙豐總行大廈要關閉。當局設流動採樣站,為須接受強制檢測員工檢測。 記者:梁潔瀅 蘇雯慧 指導導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疫情 #新型肺炎 #滙豐總行關閉

專題

從和理非到武力抗爭 非建制光譜不斷擴闊

  • 新報人
  • 記者:蘇沛資編輯:顧志恒
  • 2017-06-19

香港主權移交廿年,大大小小的政治事件對擴闊政治光譜起了直接作用。97 回歸、23 條立法令傳統民主派崛起,2012 年政改爭議令激進民主派支持度提升,雨傘運動過後,助長了本土派與港獨思潮。香港民主派由「和平、理性、非暴力」演變至開始提出武力抗爭。有民主派人士認為光譜擴闊對本港有利,應集合非建制派力量吸納更多支持者。 反 23 條團結民主派 公民黨雛形誕生 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於 1990 年成立,為香港第一個政黨,當時成立目的是為了結合不同民主派派系以應付選舉,當中包括不少支持八九民運的成員。匯點則是成立於 1983 年的論政團體,並於 1992 年正式成為政黨。1994 年,港同盟及匯點合 …

膠片招牌歷久不衰 手造顯特色

  • 2017-05-15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編輯:朱家俊
  • 2017-05-15

香港的招牌聞名全球。招牌製法多樣,霓虹字、鑿字及金漆字等等。當中膠片招牌亦是當中一員。五、六十年代本地生產亞加力膠,膠片招牌逐漸普及,直至現在仍受大眾廣泛使用。科技發展令不少工序漸趨機械自動化,但手製招牌特色,無法被取代。 膠片豐儉由人 歷久不衰 招牌有不同的種類,如霓虹、鑿字等,當中只有膠片招牌歷久不衰。耀華膠片李健明指,暫時未有其他招牌做法能取代膠片,「霓虹招牌的消失是因為LED燈能將其完全取代,但膠片仍有它的存在價值。」膠片招牌的多樣性亦令膠片更優勝,李指膠片大少可自由調整,款式亦相當廣泛,「膠片招牌不只適合高貴場合或店舖的金漆招牌,莊重如診所亦可,平凡如街市亦可。製作膠片的經費可多可少 …

本土字體成抗爭平台 設計師盼引港人思考

  • 2017-03-07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冼康琳
  • 2017-03-07

自雨傘運動後,近年本土字體發展有如雨後春筍,由當日的「我要真普選」橫額到中港足球大戰的「香港勁揪」打氣旗,再到去年開放下載的「#自由香港楷書」。有造字者更決意不考慮商業用途,憑熱誠創作出兩套實際可用的電腦字體。「本土字」除了能傳承本土文化,創作者更冀能引起社會對教育和本港前途的思考。 香港人造香港字 力保本土字體 「我都有兒女的,要教小朋友寫字」,「#香港人造香港字」計劃發起人 #梁敬文 談到小學生學習寫字,但被老師更正後父母卻不得其解的情況時,透露出自己對這種教育矛盾的不忿。原來教育局於2007年重新編訂《香港常用字字形表》來統一中小學生的中文字,但這套規範只能在網上查閱,不能由一般電腦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