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專題

中醫學生強制「送中」實習 收死亡恐嚇求助無門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郭曉茵編輯:張潔榆、林苑荇
  • 2019-10-30

反送中運動現時為止已超過100天,連串示威帶來社會不穩,而白色恐怖、政治審查、警察濫權等質疑,更引起不少市民憂慮。 據《立場新聞》報道,在八月初,一名中大修讀中醫課程的碩士生在中國內地實習期間被捕,被檢查手機內有否與反送中相關的內容。此事激起各學院內中醫學系學生極大迴響,不少人擔心香港學生到內地實習是否不再安全,亦有學生曾經收到死亡恐嚇。有意見質疑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規定在內地中醫院實習的要求,是否不可取締。中管會則指,暫時沒有途經幫助受影響學生,短期內不會更改規定。 內地實習收逾百死亡恐嚇  自我審查籠罩中醫院 陳樂行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他早在兩年前已深切體會到香港學生到 …

專題

【施政報告 · 房屋】首置9成按揭樓價上限大增 學者憂引發負資產危機

  • 新報人
  • 記者:叶釗穎編輯:麥筠瑋
  • 2019-10-1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由現時400萬提升至800萬元。而首次置業人士在可不通過壓力測試的情況下,仍能夠申請最高9成的按揭貸款。 而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會由6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後者可以包括自用樓換樓按揭。林鄭月娥指出,此政策旨在協助因按保上限而延遲置業的中產及年輕人「上車」。 學者:放寬額度做法合理 惟質疑上升幅度太高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治學系教授葉毅明指出,放寬首置按揭額度會令借貸成本會因而降低,能鼓勵有能力置業的中產入市,「按照目前樓價水平,400萬的按揭樓價已不合時宜,不足夠支付房價,上車樓盤較多介乎600萬至80 …

手牽着手 打破種族隔膜-卡巴迪

  • 2019-05-08
  • 新報人
  • 記者:鍾嘉堯編輯:林浩廉
  • 2019-05-08

從「卡巴迪」三個字,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卡巴迪不是一個地方或人名,而是一項起源於印度的運動,在南亞國家極為普遍。有人類學教授將卡巴迪引進香港,嘗試讓少數族裔以自己的文化,打破種族間的隔膜,融入本地社會。 運動版「麻鷹捉雞仔」考驗團隊默契 卡巴迪在南亞國家極為流行,香港人對此運動卻十分陌生。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鄧偉文,在研究少數族裔問題時留意到卡巴迪這項運動。鄧偉文曾研究居港尼泊爾人的濫藥情況,開始思考怎樣在香港推動種族共融,因為做好這方面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有一次,他參與了中文大學人類學學系的「多元文化行動計劃」,計劃嘗試與香港少數族裔合作推行活動,從而推動種族共融,減少他們在香港社會 …

專題

代寫服務「槍手」學歷難辨 買賣雙方涉欺詐

  • 新報人
  • 記者:張潔榆編輯:麥筠瑋
  • 2019-05-05

社交平台上有針對大學生的收費代筆服務,完成一份功課的價錢由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服務由俗稱「槍手」的代筆寫手為各式論文操刀,買家甚至可要求寫手完成上萬字的畢業論文。代筆服務常以「外國人寫手團隊」、「三大畢業生」、「不成功不收費」等作招徠,惟代筆質素、寫手的學歷和寫作能力均難有保證。有律師表示,代寫功課買賣雙方均涉欺詐,學生隨時墮入法網。 賣家無法提供學歷證明  寫手質素難保證 本報記者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向一間提供代寫服務的網店查詢,希望了解服務的內容和收費,以及測試寫手能否提供學歷證明。記者佯裝買家,要求寫手於一星期後把一份字數約為1000字的法律個案研究功課交給記者,收費是950元。 …

專題

九成受訪者不熟香港史 削弱「港人」身份認同

自1997年回歸後,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一直未有修訂,教育局前年成立專責委員會商討課程修訂事宜,並於9月29日正式展開諮詢。教育局曾於2015年11月尾舉辦教師諮詢大會,經諮詢後,考慮中史科新課程加入香港史,不設獨立篇章,突顯香港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影響,但預料多個牽涉中港關係的近代史事件,包括六七暴動經過、六四事件對港影響等不會詳述。從事歷史教育研究教學的李維儉老師指,香港史欠正規教育,令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不足,導致身份認同薄弱。   記者、攝影:莫詠儀 編輯:申開顏 受訪者不曉香港史 稱「從未聽聞」 本報於9月2日至9月6日,在街頭進行了一項有關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的問卷調查 …

膠片招牌歷久不衰 手造顯特色

  • 2017-05-15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編輯:朱家俊
  • 2017-05-15

香港的招牌聞名全球。招牌製法多樣,霓虹字、鑿字及金漆字等等。當中膠片招牌亦是當中一員。五、六十年代本地生產亞加力膠,膠片招牌逐漸普及,直至現在仍受大眾廣泛使用。科技發展令不少工序漸趨機械自動化,但手製招牌特色,無法被取代。 膠片豐儉由人 歷久不衰 招牌有不同的種類,如霓虹、鑿字等,當中只有膠片招牌歷久不衰。耀華膠片李健明指,暫時未有其他招牌做法能取代膠片,「霓虹招牌的消失是因為LED燈能將其完全取代,但膠片仍有它的存在價值。」膠片招牌的多樣性亦令膠片更優勝,李指膠片大少可自由調整,款式亦相當廣泛,「膠片招牌不只適合高貴場合或店舖的金漆招牌,莊重如診所亦可,平凡如街市亦可。製作膠片的經費可多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