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九成受訪者不熟香港史 削弱「港人」身份認同
- 2017-08-01
- 專題
- 新報人
- 2017-08-01
自1997年回歸後,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一直未有修訂,教育局前年成立專責委員會商討課程修訂事宜,並於9月29日正式展開諮詢。教育局曾於2015年11月尾舉辦教師諮詢大會,經諮詢後,考慮中史科新課程加入香港史,不設獨立篇章,突顯香港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影響,但預料多個牽涉中港關係的近代史事件,包括六七暴動經過、六四事件對港影響等不會詳述。從事歷史教育研究教學的李維儉老師指,香港史欠正規教育,令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不足,導致身份認同薄弱。 記者、攝影:莫詠儀 編輯:申開顏 受訪者不曉香港史 稱「從未聽聞」 本報於9月2日至9月6日,在街頭進行了一項有關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的問卷調查 …

膠片招牌歷久不衰 手造顯特色
- 2017-05-15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編輯:朱家俊
- 2017-05-15
香港的招牌聞名全球。招牌製法多樣,霓虹字、鑿字及金漆字等等。當中膠片招牌亦是當中一員。五、六十年代本地生產亞加力膠,膠片招牌逐漸普及,直至現在仍受大眾廣泛使用。科技發展令不少工序漸趨機械自動化,但手製招牌特色,無法被取代。 膠片豐儉由人 歷久不衰 招牌有不同的種類,如霓虹、鑿字等,當中只有膠片招牌歷久不衰。耀華膠片李健明指,暫時未有其他招牌做法能取代膠片,「霓虹招牌的消失是因為LED燈能將其完全取代,但膠片仍有它的存在價值。」膠片招牌的多樣性亦令膠片更優勝,李指膠片大少可自由調整,款式亦相當廣泛,「膠片招牌不只適合高貴場合或店舖的金漆招牌,莊重如診所亦可,平凡如街市亦可。製作膠片的經費可多可少 …